奉行削減成本經營模式的企業領導人,必須完成一項困難的抉擇:他們應該採取公平原則,要求高潛力人才與大家共度難關?還是應該厚此薄彼,讓表現平平的員工承受較大損失,而使少數深得器重的員工不受波及?一項職場新秀意見調查,披露了在當前經濟衰退的情勢下,企業領導人通常如何就這兩個問題做取捨。
企業多半認為,追求環保會提高成本,回報又不如預期,所以得不償失。尋求永續只是社會責任,不符經濟效益,在景氣未完全復甦時必須暫緩。其實,這些想法是錯的,有遠見的企業發現,創新的永續作為,才是長久經營的關鍵。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發起「全球行動計畫」,主張企業若發揮更多社會功能與環保投資,不僅能成為稱職的企業公民,為地球永續盡一份力,更能以「綠色」為品牌,吸引更多顧客,並突破經濟衰退的陰霾,創造更大的獲利空間。
近年來,新興市場的手機銷量激增,加上消費者的環保意識相對低落,使得諾基亞新推出的全球性手機回收計畫,變得更為迫切。諾基亞在印度試辦一項計畫,45天就回收大約68,000支手機,現在諾基亞把這項計畫推展到印度15個以上的城市。諾基亞印度公司(NokiaIndia)企業事務總監安布里希.巴卡亞(Ambrish Bakaya)指出,在環境永續議題上,諾基亞擁有整體的創新策略,像這類回收辦法就是其中一部分。
人類的四周,有取之不盡的乾淨能源來源,包括太陽、風力、海洋、植物、原子,以及地球的核心,然而,開發這些能源的科技與經濟理由,卻遠遠不及人類對這些能源的想像力。全球對能源一向貪得無厭,而且造成許多破壞,這種情況,讓某些較難以置信的乾淨能源概念,似乎變得愈來愈合理,也變得愈來愈有必要。
企業若想運用群眾智慧,不能只是設個網站,提供獎項而已。這件事沒那麼簡單。思科新興技術群技術長現身說法,提出I-Prize競賽如何循序漸進,對外徵求長期投資的點子,並發現全球的新市場與新機會。
寶僑公司兩位副總裁表示,在目前高度競爭的環境中,內部研發已不足以推動成長,必須對外尋求創新,結合內外部的能力,才能真正獲利。果然,寶僑以徹底開放策略衍生出來的創新,占公司全部創新的35%以上,同時也創造數十億美元的營收。
不管是企業、政府或非營利組織,都應擺脫不利的環境和產業結構帶來的局限,善用策略來改造現況。別讓產業大環境限制了你的策略,應該要打造一個能改造產業結構的大策略。這才是所謂的「藍海策略」。
每個企業經營者,都希望事業不斷成長,卻沒料到隨成功而來的業務擴張,可能造成營運失焦而喪失優勢,甚至輕易被對手打倒。因此,本文提出依任務編組的「廠內廠」模式,說明如何強化營運面的執行力。
全球的女性市場商機,規模已比中國、印度兩個國家加起來還要大。然而,企業並沒有好好服務她們。因此,本文認為,在後風暴時期,企業只要鎖定女性市場,就能找到復甦的動力。
你是不是快被大量超載的資訊淹沒了?在這個資訊快速更新與累積的時代,原本應提供我們很多幫助的資訊,反而造成我們的負擔,甚至造成負面影響。幸好,創新的技術和技巧,為個人和組織提供了一線生機。
公司會分派人員組成談判團隊,一定是因為問題涉及範圍廣泛而複雜,必須結合眾人的力量。然而,最大的挑戰往往出現在自家陣營。畢竟,不同部門的成員,考量重點也不同。在上談判桌之前,公司內部務必進行協調與整合。
儘管華爾街高得離譜的薪酬,看來已掀起民眾的群情憤慨,不過,那樣的衝突,只是剛開始而已。而企業主管薪酬的爭議,也不是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簡單。「肥貓」固然令人厭惡,但以正義為名,就能插手公司的人事決策權嗎?
大多數企業領導人似乎認為,富裕國家的經濟活動可以(甚至是一定會)持續成長,而且成長得愈多愈好;完全不管經濟成長對環境和其他許多事物的負面效應正在攀高。他們必須慢慢習慣「後成長社會」(postgrowth society)這個概念。
五年前,樂高集團(LEGO Group)差點破產。公司多項創新做法,不是無法獲利,就是徹底失敗,例如,推出主題公園系列玩具、Clikits女孩系列飾品套件等。
當企業逐漸擺脫經濟衰退,優良的顧客服務成為企業的重要優勢,但經理人必須了解顧客樣貌有何變化。不管是外包廠商或企業自行提供服務,挑戰都提高了,主要原因是品牌魅力減弱、顧客容易取得賣方資訊,顧客改用競爭廠牌的障礙逐漸降低。企業提供顧客的服務往往倉促草率且不便利,證據顯示,顧客再也無法忍受這種情況,期望能有令人滿意的服務經驗。
企業領導人不但要懂得說什麼話,還要知道怎麼說。 我們曾研究過一些能灌輸人們遠大目標、推出成功品牌,或是在經濟動盪時期成功經營企業的主管,發現他們常用一些可引起員工共鳴的詞彙和比喻。
在經濟壓力沉重、裁員盛行的時刻,恐怕很難維持員工的士氣。推動企業進行環保工作,讓每個員工參與,可以不斷激勵員工,並協助公司走出經濟風暴。如果組織為達環保與獲利雙重目的,而從事環保與瘦身,員工甚至會更熱烈回應。最划算的是,在經濟嚴重衰退的情況下,用這種方式來提振員工精神和改變員工行為,花費的成本極少。
企業顧問是靠提供解答來賺錢,不是嗎?貝恩顧問公司(Bain&Company)董事長歐莉特.嘉迪希(OritGadiesh)說,不盡然。
當台灣許多企業和大集團,都鎖定政府要優先發展的太陽能光電和LED(發光二極體)照明產業,摩拳擦掌、準備投入之際,台達電子早已默默在節能、新能源和儲能領域,進行全方位的布局。「不當快老二,要當創新者」,是台達採取的競爭策略,做法則是從核心優勢延伸,進行擴散卻關連性的整合。
金融海嘯過後,全球更積極推動環保節能,企圖藉此重振經濟、開發新商機,如何順勢搭上這一波永續列車,成了台灣企業近來密切關注與投資布局的焦點。綜合來看,台灣企業的永續創新,大致有三種形態:第一種是在生產或服務過程節能減廢,降低生產成本與碳排放。第二種是建立綠色供應鏈,讓生產出來的產品能符合日益嚴格的國際環保法規,商品具備綠色生產概念。第三種是延伸既有的產業基礎和能力,結合能源科技,進行整合與創新,也是台灣企業目前較易在綠色經濟中卡位的方式。
2004年,聯邦快遞(Fedex)收購金考(Kinko)影印連鎖店,客戶只要把電子檔傳給聯邦快遞,後者就可以透過離收件人最近的影印店,替客戶列印、裝訂、製作文件,以最短的運輸距離把文件交給收件人。
四十歲的大衛有個恐怖上司:做事吹毛求疵、反覆無常;對部屬極端苛刻、完全不尊重。大衛工作得很痛苦,也升遷無望,卻迫於現實無法離職。現在,調職的機會來了。大衛終於能離開恐怖上司了,但一樣未能升職⋯⋯。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