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開發出新產品時,該怎麼取名字?不同的命名方式會影響公司獲利嗎?本文明確告訴經理人:會,而且影響重大!
傑出的職場女性往往會懷疑自己的工作能力,覺得自己其實沒有這麼好,不過是個名不副實的冒牌貨。但這真的是因為自己的關係嗎?我有冒牌貨症候群嗎?本文告訴妳,不,問題不是妳,而是充滿性別偏見的職場文化。
近年來或許已經愈來愈少見到對女性的公開歧視,但隱性歧視(包括無意識偏見)可能同樣有害,有礙女性登上成功巔峰。
《哈佛商業評論》報導了一世紀以來市場上最關注的商業變化,然而關於職場女性的文章,卻是50年代才出現;甚至還曾經有一篇文章,專門寫給身為妻子的女性,「教導」她們如何成為幫助丈夫步步高升的賢內助。這也是真實社會現象的寫照。透過從50年代至今《哈佛商業評論》中所有關於職場女性的報導,我們也得以看出一條脈絡,看見職場女性角色如何逐步覺醒,以及社會風氣每個階段的變化。
如果你注意到,開會時女性同事發言總被打斷、性別歧視言論常被讚賞「幽默」、最高層級女性主管相繼出走,那公司可能已經形成敵視女性的文化。行銷總監莉茲發現願景公司長年如此,甚至持續惡化,她是否該告知執行長克拉克?勇於發聲,會有什麼風險?保持沉默,又真的明智嗎?
當我們可以在工作中保有完整的真實自我,行動完全符合內在真實想法時,就能夠感受到所謂的「真誠」(Authenticity)。但對於女性來說,想在工作中保持真誠卻成為一項挑戰。她們同時扮演著女兒、母親、姊妹、老闆等不同角色,往往很難在這些角色之間調和。因此,雖然「真誠領導」往往被視為要符合單一行為準則,但是現實中的女性卻生活在一個多元世界。當擁有這麼多相互競爭的自我時,女性該如何忠於自我?
【#17-5】本集來賓:巨大集團董事長 杜綉珍
【#17-4】本集來賓:總太地產董事長 翁毓羚
【#17-3】當公司或組織遭逢挫敗或陷入險境時,會將改變命運的鑰匙交給男性或女性?
【#17-2】今日職場有許多充滿潛力的女性,其性格與優勢十分適合成為領導者;但有時受到社會的制約,往往錯失了升遷的大好機會。
為什麼擔任高階領導職位的女性這麼少?常見的解釋不乏:女性沒有能力成為領導人,甚至說女性不願意成為領導人。這是一個嚴重的誤解。讓我們換個思路:可與大多數男性做聯想的「自信」這一特質,經常被解讀為是有能力的表現。然而,這也是一個嚴重的誤解。如果你願意思考上述兩個問題,你可以繼續深思:我們職場的男女比例出了什麼問題......?
MANAGING YOURSELF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COMMUNICATION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