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顧客、投資人與政府的要求,淨零排放已是大勢所趨。但企業到底該如何達成淨零排放?氣候領導力是關鍵。而為了達成氣候領導力,你必須聚焦於抱負、行動、提倡與當責。本文對這些面向有詳細的解說。
台灣的便利商店數量龐大,也面臨諸多挑戰。像是純粹以便利為訴求,卻難以培養固定的客群;另外,店內的鮮食必須定時淘汰,導致大量浪費……但全家透過數位轉型扭轉劣勢,甚至創造了新的商業模式,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對企業而言,想在獲利和實踐企業社會責任取得平衡,是件容易的事嗎?
《哈佛商業評論》英文版慶祝創刊百年,《哈佛商業評論》繁體中文版特別邀請ESG國際研究先驅與權威、哈佛大學商學院講座教授喬治.塞拉分(George Serafeim)越洋直播演講。塞拉分最新ESG著作《目的與獲利》(Purpose & Profit)已引起台灣產官學界的共鳴。接續在塞拉分演講後,信義企業集團創辦人周俊吉、中華電信總經理郭水義、臺灣大學管理學院院長胡星陽進行交流論壇,由《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執行長楊瑪利主持。
企業落實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的ESG,已是近年台灣企業與政府努力的方向。《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為慶祝原文版創刊一百週年,特別邀請近日才剛出版ESG領域重磅著作《目的與獲利》(Purpose & Profit)的哈佛商學院講座教授喬治.塞拉分(George Serafeim)越洋直播演講:「目的與獲利 變動中的競爭格局」。現場250席座無虛席,與會者多為台灣各企業董總級高階主管。這場活動由新北市政府、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台大EMBA校友基金會與台灣上市櫃公司協會等,共同支持響應。以下為塞拉分教授的演講精彩摘要:
今年為《哈佛商業評論》創刊百年,9月13日晚間舉辦的慶祝晚宴,邀請英文版總編輯長殷阿笛以直播發表越洋演講,並舉辦會後論壇,鼓勵在座百名企業領袖交流,共商基業長青的永續之道。
數位轉型不只提高營運績效,更是達成ESG目標的強力推手。我們可從本次榮獲「ESG特別獎」的六家企業身上,看到數位力化為永續力的各項創新。
【《哈佛商業評論》創刊100週年紀念晚宴】為慶祝《哈佛商業評論》創刊百年,特別於今年9月13日晚間,邀請英文版總編輯長殷阿笛(Adi Ignatius),對台灣企業領袖們視訊發表越洋演講,主題為「變與不變,永續企業變革之道」。演講後,接續上場的,則是聯強國際總裁杜書伍、玉山銀行董事長黃男州、及台大管理學院教授郭瑞祥,三人進行觀點對談。
【2022 ESG國際大師論壇】ESG是近幾年全球新顯顯學。《哈佛商業評論》英文版創刊於1922年,今年慶祝創刊100週年,《哈佛商業評論》繁體中文版特別邀請ESG領域的國際研究先驅與權威、哈佛大學商學院講座教授喬治.塞拉分(George Serafeim)越洋視訊演講(越洋Live演講整理報導請點此)。論壇下半場,由政治大學財務管理系名譽教授周行一、台灣默克集團董事長李俊隆、信義企業集團創辦人周俊吉、中華電信總經理郭水義、臺灣大學管理學院院長胡星陽接續分享。
【2022 ESG國際大師論壇】《哈佛商業評論》英文版創刊於1922年,今年慶祝創刊100週年。《哈佛商業評論》繁體中文版特別邀請ESG領域的國際研究先驅與權威、哈佛大學商學院講座教授喬治.塞拉分(George Serafeim)越洋視訊演講,主講:「目的與獲利.變動中的競爭格局」。
說到水泥,大眾心裡的印象就是:汙染、無生命、無人文美感,尤其近年暖化議題抬頭,水泥業更是背負破壞環境的原罪。堅信「未來是人類唯一目標」的張安平,立志要將台泥轉型為綠能企業,未來十年,我們可期待一個環境友善的永續品牌。(點此參考「2022台灣企業領袖100強」完整榜單)
EMPLOYEE RETENTION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LEADERSHIP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