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台灣的綠色新藍海

台灣的綠色新藍海

金融海嘯過後,全球更積極推動環保節能,企圖藉此重振經濟、開發新商機,如何順勢搭上這一波永續列車,成了台灣企業近來密切關注與投資布局的焦點。綜合來看,台灣企業的永續創新,大致有三種形態:第一種是在生產或服務過程節能減廢,降低生產成本與碳排放。第二種是建立綠色供應鏈,讓生產出來的產品能符合日益嚴格的國際環保法規,商品具備綠色生產概念。第三種是延伸既有的產業基礎和能力,結合能源科技,進行整合與創新,也是台灣企業目前較易在綠色經濟中卡位的方式。

金融海嘯過後,全球更積極推動環保節能,企圖藉此重振經濟、開發新商機,如何順勢搭上這一波永續列車,成了台灣企業近來密切關注與投資布局的焦點。綜合來看,台灣企業的永續創新,大致有三種形態:第一種是在生產或服務過程節能減廢,降低生產成本與碳排放。第二種是建立綠色供應鏈,讓生產出來的產品能符合日益嚴格的國際環保法規,商品具備綠色生產概念。第三種是延伸既有的產業基礎和能力,結合能源科技,進行整合與創新,也是台灣企業目前較易在綠色經濟中卡位的方式。


綠色新藍海1:節能減廢、資源回收
開創綠色商機

在企業生產或服務的過程進行節能減廢,主要目的在降低生產成本與汙染排放。愈會造成環境負擔的高汙染、耗能源行業,愈有改善和創新空間,效益也愈明顯。在政府輔導推動下,台灣企業很早就開始實施,已有不少成效。

具體的做法至少有三種,環保盤點、減少耗材是第一種,也是最簡單的。其次,是改變營運策略和服務方式,減少能源損耗與汙染。第三種是資源回收再利用,不但可以減廢,也衍生出可觀的綠色商機。從1989年就參與工業減廢輔導的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資深顧問楊致行指出,不論是那一種,全員落實環保意識,是成功的第一步,企業可以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