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善用4種「透鏡策略」,幫助企業產品/服務,精準符合消費者需求。
【#52-1】不論是初入商場的新創公司,或已歷經許多風雨、在消費者心中佔有一席之地的企業,在市場上生存的關鍵,便是在於企業是否能夠找出、並滿足人們未滿足需求的商業服務。
【第二屆數位轉型鼎革獎—數位轉型大型企業組 領袖獎】在全台灣,幾乎沒有人沒使用過隸屬於富邦媒體科技的MOMO購物網,住在雙北地區的網購一族,想必對六小時內到貨的服務印象深刻。之所以能做到出貨如此迅速,正是因為總經理谷元宏深信,用數據來提升消費體驗,是他們唯一的選擇!
BMW靠製造各類引擎起家,如今成功進化為提供純粹駕駛樂趣的創新公司。身為業界公認的汽車產業創新者,BMW如何將產品結合服務,讓人們能以愉快又永續的方式自由移動?
在印尼這樣以17,000個島嶼組成的國家,要怎麼順利推展金融科技業務?支付平台公司Xendit在六年前,只是創辦者腦子裡的一個構想,但這個團隊經過策略轉向,挺過新冠疫情,如今已將業務推向東南亞,協助處理的交易總額120億美元。這條成功的新創之路是怎麼走出來的呢?
找出顧客尚待滿足的需求,向來是創新的主要驅動力,也是創業者的基本信念;然而,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資訊爆炸的數位時代,領導人該如何精確鎖定顧客的「隱藏需求」,從中發現創新價值的光芒?
本集來賓:路易莎職人咖啡創辦人 黃銘賢
對於企業對企業(B2B)業務的公司而言,遠距互動已經不是疫情時期的權宜之計。根據麥肯錫顧問公司的研究,在美國高達三分之二的顧客,傾向與銷售人員進行遠距的互動。銷售人員難以像過往那樣直接與顧客當面溝通,B2B公司必須執行全通路互動,才能有效維持自己的服務水準,避免顧客轉投競爭對手。本文提供成功移轉至全通路銷售的五大要素,供領導人參考。
【#3-5】Botbonnie創辦人羅建凱,在聊天機器人發展初期時,即投身這塊市場,看到了對話式商務應用在「行銷」上的可能性,與企業合作發展出許多數位化、個人化的良好顧客體驗。
一次過勞昏倒的意外,讓杏一創辦人陳麗如思考:「除了當護士,我還能做什麼?」她是如何憑著十萬元本金,開始一個人的創業之路?
「獲利沙漠」型顧客,即數萬名低獲利的小型顧客,是大多數公司的一個重要的業務區隔。他們通常占全體顧客總數的50%到80%,消耗的成本則占公司總成本的40%到60%。有些公司將之歸為低營收的C級顧客,使得業務代表分心,無法銷售獲利更豐厚的業務。管理獲利沙漠顧客的最佳方式,就是將之集中在一個統一的管理架構下,由獲利沙漠顧客團隊來負責,那麼,具體該怎麼做呢?
EMPLOYEE RETENTION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LEADERSHIP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