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高階主管需要同時回顧過去的產品與流程,並為未來的創新做準備。如此在「利用」(exploit)現有能力與「探索」(explore)新機會間取得平衡,是管理上的一大挑戰,能做到的公司並不多。然而,少數成功的企業會將「探索新機會」的單位與「專注於現有業務」的單位分開管理,並在高階主管層級維持緊密聯繫,這種結構被稱為「雙元組織」(Ambidextrous Organization)。雙元型經理人是關鍵,他們既能嚴格控管成本,又具創業家精神,並能客觀做出必要的權衡。雖然建立雙元組織不容易,但只要高階主管有決心推行,任何公司都能做到。
【#153-4】在這個產品迅速走紅又火速過時的時代,該如何維持成長,甚至創造第二高峰?
為什麼破壞式創新如此困難呢?根據本文作者的研究及與公司的合作經驗,失敗的根本原因通常來自與文化、組織,及市場發展相關的執行面實際挑戰。本文探討了阻礙這些努力的四個常見挑戰,並提供了克服這些挑戰所需的策略。
我們目前的工作方式正在發生重大轉變:地理限制被打破、零工經濟崛起、去中心化的勞動等等。這些轉變源自於四大力量,包含生成式AI、Web3商業模式(區塊鏈、DAO,數位代幣等)、青年震盪,以及社會對工作觀的改變。企業領導人需要了解這些力量,才能在未來帶領企業邁向成功。
傳統大型企業在這個高度不確定性、新創公司不斷湧入競爭的環境下,若要實現真正的創新,做決策時必須向新進者背後的創投公司取經,學習它們的創投心態:個人重於群體、歧見重於共識、例外重於教條、敏捷重於官僚。
曾提出「藍海策略」的兩位作者:金偉燦(W. Chan Kim)、芮妮.莫伯尼(Renée Mauborgne)認為,破壞式創造很容易引起既有業者的強烈對抗,因此他們提出「非破壞式創造」(nondisruptive creation),也就是在既有產業與商業模式的邊緣創造新的市場。相較於破壞式創新,它具有這4項優點:它能避免與既有公司直接對抗、它是回應全面顛覆的有效方式、它更容易獲得內部利害關係人的支持、它能避免外部利害關係人的反彈。
【#114-3】實踐永續行動,成本卻高得嚇人?
利偉誠(Andrew Liveris),2004年出任陶氏化學(Dow Chemical)執行長,在職14年期間大力推動永續計畫,這對世上最大化學品製造商之一的陶氏而言並非易事。關於在艱困時代中如何展現領導力,利偉誠建議高階主管抱持更主動積極的心態,站上第一線,並不斷改造自我。
「破框思維法」運用選擇的科學進行創新。我們先確認眼前的大問題,將它切割為幾個子問題,尋找每個子問題過去的解決方式,並組合這些方式來發想出新穎的解決方案。本文提供「選擇地圖」與許多實際案例來進一步說明這種方法。
【#63-2】當產業結構改變時,企業該如何持續保有競爭力?
【#62-1】如果說阿凡達電影中的場景在未來的某一天會上演在真實世界中,你認為是遙遙無期的白日夢,還是指日可待的願景?
MANAGING YOURSELF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LEADERSHIP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