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超過一半的電動車(EV)都行駛在中國的道路上。儘管美國很早就投入電動車市場,德國和日本也在汽車工業中占據重要地位,但中國仍擁有最普及的電動車大眾市場,比亞迪在2023年第4季的電動車銷售量超過特斯拉。關鍵原因有三:在相鄰產業進行實驗、鼓勵提出營運解決方案,以及加倍投資於核心技術。
「2024哈佛商業評論管理年會」今(4)日登場,論壇場次由《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執行長楊瑪利擔任主持人、與談人包括政大DBA專任教授暨政大商學院院長黃家齊、中華電信董事長郭水義、國泰航空數碼部總經理鄒銘諾,分別提出對生成式AI的洞見與企管解方。
《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今日(9/4)舉辦2024年管理年會,第二位講者是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策略前瞻教授艾美.韋伯(Amy Webb),她以「AI浪潮下的策略遠見」為題,說明策略遠見的重要,及如何利用策略遠見揭示一個重要的經濟現象,並深入探討如何為不確定的未來做好準備。
面對生成式AI,領導人要主動出擊,不能坐等解決方案出現在你的面前。《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今日(9/4)舉辦2024年管理年會,首先登場的講者為《哈佛商業評論》英文版總編輯殷阿笛(Adi Ignatius),他以「AI浪潮下的管理創新」為題,從自身經驗出發,與台灣讀者分享對AI的觀察。
自2006年至今,由遠見.天下文化出版集團代理的《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已陪伴讀者走過18個年頭。在邁入第19年的時刻,我們許下承諾,日後仍將持續提供讀者最佳的閱讀和學習體驗。以下,是《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總編輯,想跟讀者說的一些話......
醫療大廠亞培,曾推出一款革命性裝置,可以連續監測體內的葡萄糖濃度,又能免除針刺手指之苦,但因整體裝置過於昂貴笨重,叫好不叫座。亞培現任董事長當時負責這項業務,親述他如何帶領團隊痛定思痛,重新出發,最終開發出輕便實惠,且依舊無須破指採血的裝置。
新創公司不斷搶進市場,老牌公司卻因為不喜歡冒險,也不想砍掉穩健的事業,而陷入危機。本文提供一套可以兼顧既有事業,同時還能創新的3階段做法:和內外伙伴建立創新專案、加大投資力道、快速擴大規模。
【#153-5】本集來賓:漢來大飯店總經理 林子寛
許多公司相信運用生成式AI可以帶來長久的競爭優勢,但實際情況可能是競爭對手也同樣享有它帶來的好處,從而消除你的競爭優勢。不過,作者仍然認為還有一線希望:善用別人無法複製的獨特能力與資產。
華人父母總期盼孩子小時候要「聽話」,卻要在成年後突然就會「獨立思考」。仔細想想,人類之所以能夠創新,就是沒有因循守舊,沒有「聽上一輩的話」。與其強調「聽話」,或許「對話」更能鼓勵孩子活出獨特精彩的人生。
數位轉型已成為各行各業無法逆轉的趨勢,但多數統計資料顯示,真正成功轉型的比例偏低,許多企業更誤將「數位優化」當作「數位轉型」,導致轉型成效不如預期。數位轉型真正的內涵究竟是什麼?中國電商SHEIN為何能成為快時尚新王者?本文作者為台大國企系名譽教授李吉仁,他將從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的視角,剖析經營邏輯改變的關鍵。
LEADERSHIP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MANAGING YOURSELF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