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搜尋最熱
數位轉型
、
杜拉克
、
商業模式
、
平衡計分卡
、
ESG
我要訂閱
登入
HBR導師講座
新冠肺炎專區
最新文章
主題分類
職場新手進修
台灣CEO 100強
數位封面故事
雜誌
書籍
影音
HBR個案研究
精選專題
觀念圖解
數位版訂戶專屬
管理地圖
最新出版
2021年1月號
免費閱讀
會員登入免費看更多
訂閱數位版首月暢讀60元
首頁
/
雜誌
/
2017年5月號(最佳執行長哪裡不一樣)
2017年5月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請選擇出版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7年5月號(最佳執行長哪裡不一樣)
焦點企畫
「最重要的,是承認痛苦」
連結頂尖人才三法
打造員工十大體驗
官僚巨擘人人愛?
企業領導人,你錯了
本期目錄
本期目錄
要目精華
總編輯的話 From the Editor
領導,知易行難
領導
|
雜誌文章
|
2017年5月號
執行長是企業成敗的靈魂人物,但因不適任而倉促下台的執行長比比皆是。如何判斷誰會是成功的執行長,可以說是董事會最艱難的抉擇了。本期一項研究發現,成功執行長常表現出四種具體的領導行為。首先,是快速而堅定的決策能力,他們了解,因決策滯延而錯失商機、戕害士氣,比做錯決策的影響更大。其次,他們有能力爭取到利害...
收藏本文
分享
"領導,知易行難"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焦點企畫 Spotlight
七招掌握機動人才
人才管理
|
雜誌文章
|
2017年5月號
企業想要維持機動敏捷而有競爭力,往往解決辦法就是放下傳統的聘雇模式,改由全球尋找專家人才。人才和科技的全球化,讓企業能夠用各種新方法來填補關鍵的技能空缺,而且同時還能維持規模精簡。我們把這種現象稱為「機動人才」(agile talent)。 我們已經將研究寫成新書《機動人才》(Agile Ta...
收藏本文
分享
"七招掌握機動人才"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連結頂尖人才三法
聘僱
|
雜誌文章
|
2017年5月號
一則發給Pinterest員工的廣告寫著:「覺得被壓得喘不過氣(pinned down)嗎?」另一則發給Uber(優步)員工的廣告則寫:「這個地方逼得你要發瘋(driving you mad)嗎?」但除了這些文字遊戲,說到現在的人才爭奪戰究竟有多激烈,Snapchat運用地理濾鏡(geofilter...
收藏本文
分享
"連結頂尖人才三法"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官僚巨擘人人愛?
組織結構
|
雜誌文章
|
2017年5月號
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1988年在《哈佛商業評論》英文版發表的一篇文章中預測,二十年內,一般組織將減少一半的管理層級數量,管理職務則縮減三分之二。可惜實際情況並非如此發展。儘管各種替代方案在媒體上炒得沸沸揚揚,例如零工經濟(gig economy)、共享經濟、全體共治(holac...
收藏本文
分享
"官僚巨擘人人愛?"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打造員工十大體驗
人力資源管理
|
雜誌文章
|
2017年5月號
改善顧客體驗通常是企業的首要任務,但員工體驗呢? 淡金集團(Temkin Group)的報告指出,員工投入程度和成功的顧客體驗,這兩者之間有相關性。該集團2016年的「員工投入程度比較研究」指出,締造傑出顧客體驗的企業,擁有的高度投入員工人數,是在顧客體驗方面表現落後企業的1.5倍。調查機構蓋...
收藏本文
分享
"打造員工十大體驗"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人資的七堂行銷課
人力資源管理
|
雜誌文章
|
2017年5月號
現在大家都知道,在忙著進行數位轉型的企業中,企業文化扮演關鍵的角色。對行銷部門來說尤其是如此;行銷的變化如此迅速,因此現在行銷若要成功,非常仰賴人資部門協助找到與培訓各項新技能。 另一方面,人資部門的成功,也可以大幅仰仗行銷的協助,或者,至少讓人資人員運用行銷人員的思考方式。爭取最佳人才的競爭...
收藏本文
分享
"人資的七堂行銷課"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最重要的,是承認痛苦」
自我管理
|
雜誌文章
|
2017年5月號
雪若.桑德堡(Sheryl Sandberg)的人生看似完美:她有一份很棒的工作、一本有影響力的著作,以及一個充滿愛的家庭。但2015年春天,她偕同夫婿大衛.高德伯(Dave Goldberg)到墨西哥度假時,高德伯因為心臟疾病猝逝,桑德堡頓時多出一個沒人想要的新身分:悲傷的寡婦。 她努力在家...
收藏本文
分享
"「最重要的,是承認痛苦」"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通勤時間不留白
自我管理
|
雜誌文章
|
2017年5月號
全世界每天有幾百萬人,面臨冗長的上班通勤時間。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US Census Bureau)統計,光在美國,每天有大約2,500萬上班族,需要花九十分鐘以上往返工作地點,而大約六十萬的「超級通勤族」(mega commuter),光是單趟通勤時間就超過九十分鐘。在英國,平均來回通勤時間約54...
收藏本文
分享
"通勤時間不留白"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企業領導人,你錯了
組織發展
|
雜誌文章
|
2017年5月號
2014年秋季,避險基金行動派人士、愛力根藥廠(Allergan)股東比爾.艾克曼(Bill Ackman),覺得愛力根的董事會讓他挫折感日益加深。在一封給董事會的信裡,他嚴厲批判董事辜負「 每年領四十萬美元,該對公司所有權人盡的責任」(引用他的話)。他指稱董事會失職:拒絕與Valeant藥廠協商愛...
收藏本文
分享
"企業領導人,你錯了"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執行長觀點:幫好公司擋住壞投資人
策略
|
雜誌文章
|
2017年5月號
2014年4月, Valeant製藥(Valeant Pharmaceuticals)和潘興廣場資本管理(Pershing Square Capital Management)提出如焦點企畫系列文章之一〈企業領導人,你錯了〉提到的敵意收購提案,當時派奧特在愛力根已當了約17年的執行長。他是收購談判期...
收藏本文
分享
"執行長觀點:幫好公司擋住壞投資人"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董事會觀點:董事必須平衡各方利益
公司治理
|
雜誌文章
|
2017年5月號
芭芭拉.哈克曼.富蘭克林(Barbara Hackman Franklin)曾擔任美國第29任商務部長及全國公司董事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rporate Directors)榮譽主席,並曾擔任14家股票公開上市公司、四家未上市公司的董事。美國管理協會(Americ...
收藏本文
分享
"董事會觀點:董事必須平衡各方利益"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資料會說話:長線布局,成功可期
財務分析
|
雜誌文章
|
2017年5月號
眼光短淺是否摧毀了價值?愈來愈多企業、政府和學界領導人為此辯論不休。但這個問題的兩方,都很少提出確鑿的證據,部分原因在於這個現象涉及許多複雜的因素,而且很難衡量。 為了在公司層級把短視造成的影響量化,並評估它對國家經濟造成的累積衝擊,我們追蹤2001到2014年、615家美國非金融公司的資料(...
收藏本文
分享
"資料會說話:長線布局,成功可期"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台灣聚焦 Taiwan Spotlight
數位轉型,今天就要開始布局
變革管理
|
雜誌文章
|
2017年5月號
聯強國際集團是全球第三大、亞洲第一大的高科技產品通路商。自1990年代從電子元件代理轉型為專業通路商起,大力投資運籌與資訊軟體,讓它擁有不輸國際競爭對手的經營效率。但近年,由於網際網路發展更為成熟,數位新科技浪潮風起雲湧,全球各行業都面臨價值鏈重組危機。以聯強過去的大客戶手機品牌商來說,也自行跳下來...
收藏本文
分享
"數位轉型,今天就要開始布局"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電子商務的策略終局
策略
|
雜誌文章
|
2017年5月號
當企業面對重大變革,領導人眼中的「策略終局」將會影響企業面對未來的所有關鍵決策,並決定轉型最終成敗。而聯強國際集團總裁暨執行長杜書伍眼中的電子商務策略終局,與網路巨擘亞馬遜(Amazon)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的策略終局顯然並不相同。 杜總裁認為,儘管電子商務發展尚未塵埃落定,但...
收藏本文
分享
"電子商務的策略終局"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專業經理人發揮價值三大關鍵
公司治理
|
雜誌文章
|
2017年5月號
家族企業要追求成長,面對未來競爭,一定需要外部的專業人才。然而,實務上經常看到,家族企業好不容易以高薪挖角來專業經理人,卻待不到兩、三年就離職,許多老闆因此覺得「我對你這麼好,你還走?」不免心裡覺得挫折;另外,家族與經理人之間的信任和溝通默契也不容易建立,老闆的期望與專業經理人表現之間經常出現落差。...
收藏本文
分享
"專業經理人發揮價值三大關鍵"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家族疑問:「專業經理人可信嗎?」
公司治理
|
雜誌文章
|
2017年5月號
家族企業的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或合一,一直是中外相關學術研究的核心議題。由於家族企業持股集中在家族成員手上,比起其他非家族股東,家族成員可能更關切企業長期利益,而較不傾向追逐短期股價,因此比起其他上市公司,更有追求長期策略的空間;然而,另一方面,股權集中在家族成員手上也有明顯缺點。由於利益集中在少數人...
收藏本文
分享
"家族疑問:「專業經理人可信嗎?」"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讓資料為你產生價值
分析
|
雜誌文章
|
2017年5月號
「大數據」近年成為熱門關鍵詞,許多企業卻發現,花費預算大量蒐集資料,資料卻沒有為企業產出預期價值。不少企業老闆因此覺得「大數據」不過是空談。《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邀請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暨台灣資料科學協會理事長陳昇瑋,從本期〈架構你的資料策略〉一文出發,為讀者「科普」資料運用如何產...
收藏本文
分享
"讓資料為你產生價值"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關鍵論述 Features
最佳執行長不一樣
領導交班
|
雜誌文章
|
2017年5月號
執行長是個很難填補的職缺。根據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Conference Board)的資料,2000到2013年間,《財星》雜誌五百大企業中,約有四分之一的執行長離職情況,屬於非自願性。根據2014年PwC(台灣的加盟所為資誠)針對全球2,500家大型企業的研究顯示,這類解雇可能造成讓人非常震驚的後...
收藏本文
分享
"最佳執行長不一樣"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架構你的資料策略
策略
|
雜誌文章
|
2017年5月號
管理資料洪流的能力,比以往更攸關公司經營的成敗。但即使設立了資料管理職能部門和資料長(chief data officer, CDO)的職位,大部分公司這方面的能力仍嚴重落後。跨產業研究顯示,組織的結構化資料,平均只有不到一半積極用於協助制定決策;而且,企業曾分析或利用的非結構化資料還不到1%。超過...
收藏本文
分享
"架構你的資料策略"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實戰作為 How I Did It
五個實驗啟動銷售新模式
新興市場
|
雜誌文章
|
2017年5月號
今年夏天,紐約的氣溫持續飆高,讓我想起生平第一次購買冷氣機,是在我大學剛畢業的時候。那是個大膽投資,但改善了我的生活品質,從這一點來看是很值得的投資。我認真在網上瀏覽一些消費者報告的摘要,也請朋友和同事提供意見,最後我去了當地一家電器行,老闆教我了解英熱單位(BTU)、可汰換濾網和室內坪數計算等的複...
收藏本文
分享
"五個實驗啟動銷售新模式"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哈佛個案研究 HBR Case Study
【個案研究】迎戰超炫競爭對手
零售與消費性商品
|
雜誌文章
|
2017年5月號
宋偉首先注意到的是時裝模特兒,她們穿著薄紗蕾絲禮服,正在搔首弄姿。 模特兒守在善光珠寶公司南京路旗艦店入口的兩側。一輛古色古香的老鷹牌(Eagle)敞篷跑車停在附近;十幾位穿著考究的男男女女聚在跑車周圍。宋偉看到店內有更多人在啜飲香檳。許多人在試戴手表。 「看起來很盛大,」宋偉對身邊的同...
收藏本文
分享
"【個案研究】迎戰超炫競爭對手"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個案研究評論篇】迎戰超炫競爭對手
零售與消費性商品
|
雜誌文章
|
2017年5月號
評論一:善用名人數位影響力 黃紹基(Kent Wong) 宋偉與張珍珠比賽門了解中國消費者。他們應該相信自己的直覺,聘請高嫦嫦為代言人,改採新的行銷策略。 我建議這個做法,有一些理由。首先,儘管高級手表在中國的銷路正在衰退,但中國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精品市場,未來還有進一步成長的潛力。若...
收藏本文
分享
"【個案研究評論篇】迎戰超炫競爭對手"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書摘 Book Review
化解「灰犀牛」危機
風險管理
|
雜誌文章
|
2017年5月號
書名:《灰犀牛:危機就在眼前,為何我們選擇視而不見?》(The Gray Rhino: How to Recognize and Act on the Obvious Dangers We Ignore) 作者:米歇爾.渥克(Michele Wucker) 譯者:廖月娟 出版社:天下文化 ...
收藏本文
分享
"化解「灰犀牛」危機"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最佳執行長不一樣
領導交班
|
雜誌文章
|
2017年5月號
執行長一職成敗風險極高,又很搶手。有太多執行長在這個工作敗陣下來;《財星》雜誌五百大企業中,每年約有四分之一的執行長被迫下台。顯然,董事會沒有每回都聘請到適任人才。 本文作者針對17,000 位高階經理人的深度評價進行分析,發現董事會認為理想執行長該具備的屬性,與真正讓執行長締造高績效的屬性,存在很大的落差。他們為期十年的研究計畫結果,挑戰很多廣泛存在的假設。到頭來,魅力、自信、教育背景,對執行長的成功,幾乎沒有什麼影響。相反地,表現優異的執行長,展現四種具體的商業行為:(1)他們很果斷,清楚知道自己不可能等到完全掌握資訊再做決定,而且,錯誤的決定往往勝過不做決定。(2)他們爭取員工投入,以發揮影響力,設法了解利害關係人的優先事項,然後以價值創造的目標為核心協調各方達到一致方向。(3)他們主動調整,目光看得很長遠,並把錯誤視為學習的機會。(4)他們以可靠的方式創造成果,穩定達成承諾。
收藏本文
分享
"最佳執行長不一樣"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最重要的,是承認痛苦」
自我管理
|
雜誌文章
|
2017年5月號
雪若.桑德堡的人生看似完美:她有一份很棒的工作、一本暢銷的著作,以及一個充滿愛的家庭。但2015 年春天,她偕同夫婿到墨西哥度假時,丈夫因為心臟疾病猝逝。在丈夫過世後,她努力重新站起來,並聯繫她的朋友、華頓商學院教授及作家亞當.格蘭特,探索有關復原力的研究結果。這促成兩人合著一本新書《B 選項:面對逆境、建立復原力,以及尋找喜樂》(Option B: Facing Adversity, Building Resilience, and Finding Joy )。 在這篇與《哈佛商業評論》英文版集團總編輯亞迪.伊格納西斯的訪談中,桑德堡和格蘭特分享他們對於在自身、團隊和組織中培養復原力學到的東西。他們討論以下的議題:同事痛失親人時,企業該如何回應(「承認眼前顯然有很大的問題存在」);如何不僅在悲劇發生之後成長,也在悲劇發生之前成長;個人和組織可以「懂得好好失敗」,並適應不斷變動的環境,以及非預期的危機。他們說:「最好的做法,是建立可能適用非預期情況的例行事項。」
收藏本文
分享
"「最重要的,是承認痛苦」"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通勤時間不留白
自我管理
|
雜誌文章
|
2017年5月號
每天,全世界有幾百萬人面臨冗長的通勤時間。光在美國,每天大約2,500 萬名上班族,有九十分鐘以上的時間,是花在往返工作地點這件事,卻僅有極少數人享受他們的通勤時間。 對通勤的厭惡,會嚴重影響健康。調查發現,通勤時間長的上班族,較時間短的人更容易煩躁、更不快樂,並對人生不滿,甚至連離婚率也提高。他們比較不會覺得自己每日從事的活動有價值,工作時較容易疲倦、較無生產力,工作滿意度也較低。 但這並非必然的結果。包括作者群在內的各種研究顯示,只要稍微改變一下方式,就可以大幅提升你的通勤經驗,讓你變得更愉快,也更有生產力。作者提出五種可供嘗試的方式:利用通勤時間轉換心境、備好生產力、尋找「一小片自由」、精神交流、減少通勤時間。
收藏本文
分享
"通勤時間不留白"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企業領導人,你錯了
組織發展
|
雜誌文章
|
2017年5月號
經濟學學界在1970 年代宣揚的代理人理論,是「公司經理人應該把股東價值放在第一位、董事會的職責,是確保經理人忠於這個原則」等觀念背後的依據。代理人理論認為,股東是公司的所有權人,但這會引發嚴重的問責問題:股東對他們持股的公司,不負有保護或服務的法律責任;在有限責任原則的庇護下,股東免於承擔因公司債務和過失,而產生的法律責任;股東可以自由買賣股份,不受限制,只有在特定情況下,才需要揭露他們的身分;不管在實體或心理層面,股東通常與公司活動很疏遠。 約瑟夫.鮑爾(Joseph L. Bower)和琳恩.派恩(Lynn S. Paine)先是檢視代理人模式的基本主張與缺失,以及它對公司隱含的意義;接著,兩人提出另一種公司治理模式,它的核心是企業的健全,而不是股東的短期報酬。這個新模式能讓公司重新聚焦,關注在創新、策略更新,以及對未來的投資。
收藏本文
分享
"企業領導人,你錯了"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執行長觀點:幫好公司擋住壞投資人
策略
|
雜誌文章
|
2017年5月號
2014 年,Valeant 製藥公司和潘興廣場資本管理公司發動敵意收購行動時,大衛.派奧特是愛力根公司的領導人。他說明自己如何抵禦兩者的出價攻勢,以及企業需要做些什麼,以調整轉向到長期的成長。
收藏本文
分享
"執行長觀點:幫好公司擋住壞投資人"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董事會觀點:董事必須平衡各方利益
公司治理
|
雜誌文章
|
2017年5月號
公司治理專家芭芭拉.哈克曼.富蘭克林(Barbara Hackman Franklin)認為,公司治理是相互制約與平衡的三方制度。她說,行動派股東是令人憂心的新複雜因子。她在本文中提出董事會需要進行的變革。
收藏本文
分享
"董事會觀點:董事必須平衡各方利益"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資料會說話:長線布局,成功可期
財務分析
|
雜誌文章
|
2017年5月號
五張表揭露聚焦在長期經營的公司,在幾個重要的財務衡量指標上,超越聚焦在短期的同業,而且創造的就業機會,也明顯高於後者。
收藏本文
分享
"資料會說話:長線布局,成功可期"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登入
註冊
換一張圖形
登入
記住我的登入狀態
忘記密碼?
使用其他平台登入即代表您同意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 隱私權政策
登入
註冊
換一張圖形
我同意接受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 隱私權政策
加入會員
使用其他平台登入即代表您同意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 隱私權政策
登入
請輸入創建帳戶接收密碼重置的電子郵件地址。
換一張圖形
密碼重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