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猶未歇,台海局勢處在中美大國博奕的緊張氣氛之中,中國在南海地區與東南亞諸國也不時有所齟齬,企業被夾在如此高風險的地緣政治中,應如何自處應對?
氣候暖化導致許多地方不是乾旱,就是洪水肆虐,讓水資源風險成為企業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台積電必須從外地輸水來維持運作,就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企業到底該如何應對?本文建議企業從用水量、用水品質、水資源管理著手。
台灣正以備戰的姿態進入2023年,2022年底,宣布役男兵役將延長為一年,政府正依美國建議改變國防戰略,從拒敵於境外,變為固守等待外援,並希望強化戰力,降低中共攻台的勝算。
台海的地緣政治風險不會因拜習會減低,歐美的先進半導體與台灣脫鉤的趨勢將愈演愈烈。
當年美蘇進行太空競賽時,NASA提出探測月球的阿波羅計畫,在公部門與私營單位的良性合作中,不僅成功讓太空人登陸月球,更創造許多外溢創新,如手機相機與嬰兒配方奶等,我們至今仍頻繁用於日常生活。這是公私部門合作為社會創造價值的成功案例,但今日我們面對的挑戰更為複雜,我們需要重新思考,公共機構、私人機構,與公民社會三方,如何共享創造價值帶來的回報。
德國企業與台灣企業類似,有眾多隱形冠軍,不同的是,多數德國隱形冠軍今日已成為百年巨人。其中舍弗勒(Schaeffler)蛇吞象百年巨人大陸集團(Continental),過程在天堂地獄間徘徊有如雲霄飛車,面臨的各種挑戰值得參考。
傳統上來說,領導人通常會制訂一份長期的營運計畫,並定期監督各部門的績效。然而在充滿不確定的時代,這樣的做法只會落於人後。領導人必須更具彈性思維,將策略制定視為一個持續且動態調整的過程,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執行長宛如一間企業的門面,一言一行皆受到大眾與媒體的關注,因此若執行長出現舞弊行為,也會連帶破壞品牌商譽。不過這種個人行為有可能在事前就防範嗎?本文告訴你,請密切注意兩個要點,這是風險出現的徵兆!
全球四大糧商之一的嘉吉(Cargill),其家族號稱地表最富有家族,但公司並未上市,且由專業經理人完全掌權,家族占董事會少數,這種模式如何運作?
了解個人與風險之間相互影響的關係,並釐清自己做出某些風險選擇的原因,將使你以更清醒的方式做出風險決策,同時運用風險同理心看待身邊的人。
供應鏈資訊地圖繪製公司Resilinc,與美國馬里蘭大學的供應鏈管理中心和地球系統科學跨學科中心合作,研究氣候變遷會對美國、中國和台灣三地的供應鏈帶來多大的風險。結果令人憂心。此三地有49%的據點,經歷了愈來愈劇烈的氣候變化,而中國和台灣的比率(93%)遠遠高於美國(33%)。雪上加霜的是,這三地的所有據點中,只有11%針對氣候相關的中斷作業做好充分準備。請領導人即刻開始準備因應相關風險!
EMPLOYEE RETENTION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LEADERSHIP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