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迪生曾經實驗了6,000多次,才找到適合作燈絲的鎢絲,但他不覺得那是千餘次的失敗,而是「發現了6,000多種『不適合』做燈芯的材料。」與其害怕自己嘗試某件事之後的「失敗」,不如把嘗試當做「某種發現的成功之旅」!
當人生遭遇重重困難與挫折,讓我們感到無助時,該如何堅定自己的信念、繼續前行?達賴喇嘛以深厚的智慧,分享5個面對苦難的實用修行方法,教我們在逆境中依然保持希望,找回生活的意義,並不對人性失去信心。
如果我們接到通知,得知自己負責的職務遭到縮減,那種沮喪羞憤的情緒可能不亞於被辭退。這些反應可以理解,但都無助於真正翻轉局面,尤其當周遭的主管與同事都在觀察你時,穩住情緒、理性應對格外重要。失望離職或許不是最佳選項,畢竟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本文提供六個實用策略,幫助你重整心態,為下一步鋪路。
你曾經想過需要多少錢才能真正感到安心嗎?如果答案是「比現在多一點點」,那你已經踏入了人類最古老的心理陷阱。從古希臘國王的財富悲劇,到現代人永無止境的金錢追求,這種「永遠不夠」的心態其實源自我們大腦的演化機制。當工作升遷、財富增長帶來的快樂總是稍縱即逝,我們該如何打破這個循環?本文將透過心理學和實務策略,教你重新定義財富與幸福的關係。
【S2#30-2】你正確使用生成式 AI了嗎...
生活要滿意,成就、意義、樂趣缺一不可,但領導人往往追求成就與意義,只留下少之又少的時間給樂趣。然而,就算空閒時間再少,如果能夠好好享受樂趣,也會大幅提高生活滿意度,甚至提高成就。本文介紹5個實用的方法,讓領導人可以善用有限時間,追求屬於自己的樂趣。
【S2#29-1】職場人脈到底該怎麼經營?
有時我們會有錯覺,必須「歷經一番寒徹骨」,才有資格聞到梅花香。但所謂的「意義」與「成就」,未必需要經歷刻苦磨難去獲得證明,關鍵在於你是否帶著喜愛的心投入,那才是價值所在。
如果可以重來,你會跟20歲的自己說什麼?這個問題你一定聽過無數次,但比起糾結過往,更關鍵的是發現推動人生轉捩點的「X特質」。Google首席創新傳道者建議,用里程碑思維回顧重要時刻,才能真正掌握未來。
【S2#28-2】要打造良好的人際關係,你需要情感的「過濾器」。
我們一整天接收那麼多資訊,為何有些就是能記住、有些轉眼就忘?記憶科學告訴我們,一段訊息之所以會被記住,關鍵在怎麼設計。你可以採用科學的「4C法」來表達:1. 圍繞同一個主題去切分(chunk)資訊;2. 運用具體(concrete)的描述與案例;3.喚起記憶(callbacks),回扣曾講過的內容;4. 激發對方的好奇心(curiosity),疑問比答案更能勾住聽眾。
MANAGING YOURSELF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LEADERSHIP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