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馭工業以工控設備為主力業務。二代總經理林宇誠接班後,投入重資開發工業物聯網平台「智馭網」,但新平台產品在市場推廣時遭遇瓶頸。數位中心與核心事業單位都察覺問題源自現有協作模式,雙方也都認同組織必須改組。然而,對於改組方式,雙方存在根本分歧。林宇誠必須權衡對立觀點,做出決策。
正能量激勵人心,但如果我們過度強調正能量,否定負面情緒,就會形成「毒性正能量」的壓迫,長期下來,不僅會讓自己陷入「情緒孤島」,也會折損領導力與團隊信任。因此,無論是領導者自己,還是面對團隊成員,都應該要先學會正視負面情緒,才會有前進的勇氣。
在多數人眼中,領導人應該是高調外向、擅長社交的形象;但特力集團創辦人李麗秋,卻以沉靜、內斂的性格,撐起近四百億的企業版圖。近期她接受Podcast《請聽,哈佛管理學!》的專訪,暢談自己的創業歷程、婚姻生活,以及「沉靜的領導力」如何帶領特力集團跨越風浪。
許多企業投入大量資源進行數位轉型,卻總是看不到預期效果。問題往往不在技術本身,而在於缺乏明確策略、組織文化未能配合,以及高層未真正參與。第五屆數位轉型鼎革獎今日揭曉,從232件報名中嚴選出獲獎名單,獲獎率僅26%。玉山銀行、華城電機、緯創資通等標竿企業領袖親自分享,轉型成功的關鍵在於最高層的承諾、創造顧客價值的初心,以及容許實驗的組織文化。(第五屆數位轉型鼎革獎完整得獎名單請點此)
有興趣或準備好接任執行長大位的人愈來愈少。在這個變幻莫測的商業環境中,有志執掌大局的人究竟該培養哪些技能與行為?IBM前董事長、哈佛商學院前院長、光輝國際執行長,三位專家各自提出重點培養的項目,以及具體的培養方法。
企業領導人正承受前所未有的壓力:必須快速適應、展現更高績效,才能帶領團隊應對瞬息萬變的挑戰。根據三位領導力專家的建議,未來領導人須具備六項技能:情緒洞察力、調適性溝通、彈性思維、協調多方視角、策略性顛覆力,以及自我覺察。
【S2#40-1】從辦公室內鬥、社會對立,到國與國的緊張局勢,衝突無所不在。你需要的不只是情緒智商,更是—「衝突智商」!
領導人的職責之一就是傳達壞消息,但從裁員到終止專案,都可能重創士氣。史丹福教授羅伯.蘇頓(Robert Sutton)強調,優秀領導人應提升可預測性、加強理解、賦予掌控力並展現同情心,以減輕員工焦慮。在AI重塑工作、經濟不確定性升高的今日,這套溝通框架比以往更關鍵。
許多主管在不知不覺中採用錯誤的領導方式,不僅削弱員工的敬業程度,甚至影響整個組織的長期發展。在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中,敬業員工已成為企業持續成長的關鍵。本文分享主管如何運用四大「領導魔法」,讓員工像追劇一樣愛上工作,不再將工作視為責任,而是投入熱情、打造充滿活力的高效團隊。
全球政經局勢震盪,多數企業選擇保守觀望。但研究顯示,真正在逆勢中成長的企業,都有共通點——勇於在危機中下注未來。領導人若具備「行動的膽識」,就能搶下關鍵勝機。
皮亞諾(Renzo Piano)出生於熱那亞(Genoan)的建築世家,他曾經(小小)叛逆離家到佛羅倫斯(Florence)和米蘭(Milan)學習建築。1971年,他與理察.羅傑斯(Richard Rogers)在倫敦開設公司,很快獲得一項眾所矚目的委託案:設計巴黎的龐畢度中心(Centre Pompidou)。1981年,皮亞諾創立自己的「建築工作室」,並在隨後數十年完成大阪關西國際機場(Kansai airport)、倫敦碎片大廈(Shard)和紐約惠特尼博物館(Whitney Museum)等著名建案。如今,快要90歲的他仍全職工作。
LEADERSHIP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MANAGING YOURSELF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