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實驗室(Management Lab)董事總經理, 與人合著有《人本體制》(Humanocracy: Creating Organizations as Amazing as the People Inside Them, HBR Press, 2020,繁中版由天下文化出版)。
人類一直以來都仰賴「概化」這種心理捷徑來處理資訊,也就是尋找共同點並分類,我們也會以這種方式經營企業。但隨著AI的進步,我們可以看到它能夠處理海量的、不斷變化的獨特細節。這啟發我們一個可能性:如果AI不只做為一種工具,而是一種思維,會在策略、人才管理、領導角色,以及供應鏈管理中帶來什麼變革?
本文以米其林輪胎為案例,說明增加第一線員工的自主權和擔當,可大大提升績效。從2012年開始,米其林高舉「賦權」的大旗,大幅增加第一線員工的權力和責任感。 透過由下而上的流程改造,展開變革,且成果斐然。不僅打造了精通知識、創新不懈的員工團隊,至2020年,共達成高達五億美元的製造改善價值。
中國企業巨擘、全球最大家電製造商海爾,改採激進的新管理結構以來,就飆速成長。執行長張瑞敏打造「零距離」政策,讓龐大的企業體化整為零,變成四千個自我管理的小微企業。其中,約有250個,是面向市場的小微企業;其餘約3,800稱為「節點」的小微企業,提供零組件、資訊科技和人力資源等服務,給面向市場小微企業。到目前為止,這套公式的運作成績斐然,十年來,營收每年成長18%,新事業的市場價值更高達二十億美元。
創業情況逐漸衰退的同時,企業集團正在蓬勃發展。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