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際網路的發達,「多邊平台」應運而生。企業借重它,可為業績增色不少;但如果沒有明確規範,卻可能把對顧客的主導權拱手讓出。尤其是現在,Google、亞馬遜、藍光等平台的力量迅速壯大,更要作好與它們共舞的準備。
今年,是美國第16任總統亞伯拉罕.林肯的兩百歲誕辰。這位解放黑奴的政治家,延攬政壇敵手共事的不凡領導器度,在兩百年後,成為新顯學:歐巴馬,這位開創美國族群融合新頁的首位黑人總統,宣稱林肯是他的學習典範。
我們都知道,21世紀是全球化時代,但其實,19世紀下半葉的美國,全球化效應就處處可見:新舊勢力拉鋸、金融監理問題、人才流動、區域衝突⋯⋯。1860年林肯當選美國總統,必須在內戰的擾攘動盪中,為美國經濟奠定百年基業。這篇原刊於《哈佛商業評論》英文版2003年8月號的文章,呈現當年林肯治下的美國經驗,很值得現代新興國家參考。不僅如此,目前全球面臨的經濟衰退和政策挑戰,竟也與150年前的美國有許多相似之處,本文不僅值得新興國家參考,所謂的已開發國家,也應該藉此重新省思本身的經濟與金融體制。更重要的是,我們能從其中獲得什麼行動上的啟示?
暢銷書《EQ》作者丹尼爾.高曼發現,要展現傑出的領導力,情緒智慧的重要性,是其他能力的兩倍。而且,情緒智慧不只對領導人有決定性的影響,對各個層級、各種職務的人來說,也都極為重要。
後悔不是無用的情緒,反而可能幫助你成長。
在漫長的經濟寒冬下,消費意願大幅降低,購買行為也變得謹慎。行銷人員在過去的經濟榮景中,曾創下驚人業績,現在面對疲弱不振的購買力,應針對顧客需求的改變,調整銷售策略及產品面向,才能抓住顧客的心,並穩住業績。
面對榮景不再,原本擴充迅速、營收飆漲、前途大好的零售業,如今只能看著業績直直落、經營危機愈演愈烈嗎?其實,不必如此悲觀,儘管經濟衰退,懂得變革的業者,一樣能掌握商機、留住顧客,進而突破低潮,再創高峰。
要在競爭中勝出,除了「知己」,了解自己的優勢外,更要「知彼」,了解你的競爭對手。然而,要預知對手對你下一步行動的反應,就必須設身處地站在對方的立場,評估他們對自己處境的看法,而不是你對目前局勢的看法。
企業應勇於建立自己的品牌社群。儘管在過程中,可能必須接受衝突、社群成員抗拒控管,還要無視於輿論領袖的言論,但成果是豐碩的。然而,你必須釐清許多誤解,才能做好該做的工作,強化品牌價值,展現永續經營的實力。
公司的業績表現優異,就代表它有特出之處,是屬於A+等級的企業嗎? 其實不然,有時候只是運氣好而已。因此,作者認為,研讀成功的企業案例, 目的不在亦步亦趨的模仿,而是學習案例背後的啟示。
從事服務業的公司,如果想贏得顧客的歡心,就要靠員工積極地把熱誠傳達給顧客。如果你以為,只要員工對工作滿意,必定能感染顧客,最後使公司受惠,那就太一廂情願了。
美國華府新上任的行政團 隊,和修正後的健保法規,都承 諾即將進行大手筆投資,把資訊 科技應用於醫療保健。電子病歷 紀錄和相關的科技應用,可望促 進效率及品質。但要實現這些好處,前提是醫院等醫療系統必須進行組織改造,來支持新科技的運作,例如,提高個人決策權限,以及增加訓練。
許多研究認為,公司與外界聯盟的數量愈多,對公司愈好。直覺上這種想法似乎是對的,其 實不盡然如此。我研究了近兩百 家公司,這些公司總共締結了超 過3,400個聯盟,結果發現:以 達成原定聯盟目標的百分比來 看,聯盟經驗最豐富的公司, 表現比聯盟經驗中等的公司來得 差。以往的研究顯示,經驗豐富 的公司可能會太過自信,而且受 到「學習迷思」(superstitious learning)的誤導,沒有堅實的 證據就輕信因果關係。
各界在討論石油、天然氣和煤炭之外的可再生能源時,最常忽略的便是「生質原料」(biomass),例如牧草、伐木和磨坊產生的殘屑、食用農作物去除穀粒的部分,以及都市的木材廢棄物,這些物資通常會被丟棄或掩埋。
如果結合精湛的產品設計、 功能高強的市場研究技術,以及 豐富的顧客資料,會得到什麼? 結果通常是「功能有缺陷」的科 技產品,或是因完全不符消費者 期望,而遭退貨的數十億美元商 品。這種浪費在平時就夠糟的 了,在不景氣時可能造成的慘重 損失就更可觀了。
非營利組織關懷協會(CARE)在1945年成立時,任務只有一個:把糧包送到二次大戰倖存者的手中。經過這些年,關懷協會的工作項目擴增,從緊急紓困,擴大到長期發展,觸角也遍布許多區域。
經理人都知道,光是產生 許多構想,不一定能得到好構 想。企業需要一些制度來孕育好構想,同時及早淘汰壞構想,不必提交給決策者。
職場中的無禮言行,會對績效造成什麼樣的衝擊?一項長達10年的研究發現,惡言訓斥別人的主管、爭功諉過或散播流言的員工、搞小圈圈並排擠同組成員的同事,都會重創組織,其殺傷力比經理人想像的還要嚴重。
台灣電信服務市場,逐漸進入成熟期,電信服務也由語音應用,進入數據應用時代,產品組合日益複雜。由於市場集中在少數業者手中,競爭十分激烈,低價或超值方案層出不窮,使得 顧客的經營難度更高,如何牢牢掌握既有顧客,是業者當前的重要課題。
「這是百年難得的機會,要好好把握。」3月中旬,本刊在台北舉辦了一場以「逆境創優勢」為主題的早餐及導讀會,會中經常可以聽到這句話。雖然這波不景氣的力道又猛又急,許多企業主管仍然選擇用正面態度來看待。早餐會中,有位傳統產業的企業領導人說,公司七個事業部,所有業務幾乎攔腰砍了一半,這種時候沒有其他辦法,「就是要勤跑」。
剛就任一年的執行長大刀闊斧地裁員、關店,雖然收到整頓組織、重振業績的效果,卻也出現許多副作用: 留任的員工對執行長極度反感,甚至可能引爆跳槽風!公司的耳語不斷、人心惶惶,營運危機正火速蔓延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