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上與他人產生合作關係,無論是上下級之間,還是平行單位或同事,雙方往往會因為行事風格不一致,導致誤解、摩擦、甚至工作延誤。不妨從建立信任的角度出發,先進行一次坦誠的「風格調和一致」的談話,不僅能鼓勵雙方針對目標建立共識,還能避免因誤解而產生的挫折,甚至能預防許多未來的工作衝突。
在職場中,與同事的相處是日常,該如何拿捏界線不是容易的事。本文將探討同事是否該成為朋友,並提供建立良好關係的方法。同時,針對職場上常見的4種「壞同事」,教你如何設立邊界,避免工作中受到干擾與負擔。
同事咄咄逼人,好像不是他的意見都不是意見......你還在為溝通障礙而苦惱嗎?《哈佛商業評論》整理出4種人格的溝通技巧:掌控型、影響型、穩定型、分析型,幫你釐清目的、排除迷思,達成有效溝通!
【#113-3】你能想像嗎?職場上有高達87%的人對自己的工作沒有熱情。
【#68-3】危機無所不在,不管是一般職員或是高階領導人,也會有家庭急事危及工作的關鍵時刻。
【#61-1】看到與你同層級的同事升到更高的職位,這時的你會是誠心祝福,還是內心略有不甘,想著:「為什麼是他,而不是我?」
隨著機器不斷演進,下一個重要的管理議題將是,人和機器的關係為何?又該如何管理這關係?這期雜誌探討未來將影響人機關係至巨的幾股動力。
「AI愈來愈厲害,我的工作會被取代嗎?」自ChatGPT發布後,可以說全民都陷入了AI 2.0狂熱中。目前人類對AI的共同憂慮,是人類會被取代。但從《哈佛商業評論》本期系列文章讀來,可以精準地說,至少到目前為止:人類的確會被AI取代,但不會完全被取代。
【#48-4】還在猶豫在部屬面前要建立什麼樣的形象嗎?討人喜歡或令人懼怕?
【#34-5】本集來賓:iKala、Appier董事 簡立峰
【#34-3】我們都明白應對工作上的各種合作競爭關係是非常重要的。
LEADERSHIP & MANAGING PEOPLE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MANAGING YOURSELF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