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零售業的百年老店席爾斯(Sears)公司,自1887年創立以來,經歷無數次的轉型、整併,才得以度過景氣起伏,生存至今。然而,席爾斯併購了許多品牌之後,面臨另一個困境:要如何整合龐雜的顧客資訊,迅速提出為顧客量身打造的促銷訊息。
面對動盪的情勢,新興市場的多國籍公司仍持續成長。與已開發世界的企業不同,它們沒那麼謹慎保守,做法也較靈活、有彈性。在全世界都不再那麼確定與可預測的情況下,老牌的企業巨擘,也許該向這些新竄起的企業學習。
領導人不開除表現不佳的主管,就等於向整個組織發出很壞的訊息。美國陸軍就是未能斷然開除將領,讓責任制遭到嚴重破壞,領導階層的能力也逐漸消蝕。軍隊將領跟企業執行長一樣,沒有能力的話,對組織將是一大傷害。
集中在單一地點進行的專案,運用的是內隱知識和信任,但是全球型的專案卻欠缺這種特質。因此,經理人若想從分散於全球的創新專案中獲得更多效益,需要採用不同的腳本。
大多數公司使用錯誤的績效指標,你的公司也是嗎?它們常用的財務與非財務指標,都與創造股東價值的目標關聯不大。其實,指標必須具備一致性和預測力,也唯有正確的指標,才能了解、追蹤、管理攸關公司價值的因果關係。
發展分析工具,與得到適當的巨量資料同樣重要。這些工具與公司息息相關,而且從高層到基層都容易上手。要發展出這樣的工具,必須徹底改變公司的文化與能力,但必須深思熟慮,才能將巨量資料密切融入公司的日常營運。
誰能從雜亂無章的資料裡挖出寶藏?正是資料科學家。他們是企業新崛起的重要角色。他們懂得如何從眾多非結構性資訊中抽絲剝繭,找到重要商業問題的答案。由於企業爭相利用巨量資料的潛力,更需要這種特殊人才加入。
英國的稅務系統曾碰到一個問題:許多國民都不按時繳稅。多年來,英國稅務海關總署(Her Majesty'sRevenue and Customs,簡稱HMRC)寄出許多信,給拖欠稅金的民眾,運用各種傳統的威脅做法,像是宣稱會收取利息、收遲交費 、採取法律行動等,希望民眾寄出 支票繳稅。有些人真的寄了,有些人卻仍採取拖延戰術。因此,HMRC在2009年進行初探性研究(我是該研究的顧問),嘗試不同的做法:它一改催討信的內容,變為訴諸心理學上的技巧,來增加拖欠者願意繳納稅金的機會。
從2008年經濟大衰退以來,下面這個問題一直都有急迫性:執行長以股票為基礎的薪酬方案是否促使他們過度冒險?或者是很有用的激勵,促使他們承擔必要的風險?對此,上百篇的研究都未能給予明確的答案。
《悲慘世界》這部電影將於12月14日在美國與加拿大首映。世界各國也將逐步跟進,最慢的是巴西,明年3月底才會上映。幾個月以後,這部片會出現在隨選服務項目裡,然後出DVD。
網際網路已占了全球經濟產出的很大一部分。以下是預估今後數年,網際網路在二十國集團(G-20)經濟中所占比例可能出現的成長。
本期的「績效解密」專題顯示,「巨量資料」(Big Data)將是企業在作決策、衝績效的利器。但多為中小企業的台灣,該如何應用巨量資料,以及會面對什麼樣的挑戰?以下,台灣IBM的盧志浩與林世偉,將論述巨量資料對企業的影響,以及對管理的改變。
122 新思維 求變,觀念就要改 122 新規則1 重新定義「人是最重要的資產」 124 新規則2「人才管理」要升級 126 新規則3 用管理資產的方法管理人才 什麼叫好人才?」「如何激發人才有好的表現?」「何謂適才適所?」這些問題的答案,在最近起了極大的變化。由於知識工作者的興起,對企業而言,不能再用過去量化勞工生產力的方式,來計算員工的價值,必須建立一套新的人才策略。對個人而言,則需要磨練出一套可隨身帶著走的本事,超脫景氣循環、企業存亡的影響。這個系列,將邀請人才專家、高階主管,為企業和個人描繪出未來人才的樣貌,以及如何培育這樣的人才。 前台積電人力資源副總經理、政治大學商學院李瑞華教授,在這個系列一開始,提出一個重要的概念:「人才資產」。企業若將人才當成資產來管理,就不再只是消耗人才的價值,而是要「經營」這份資產,為資產創造價值。人才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努力工作時,也在為自己加值,自然樂意為企業賣命。如此一來,就能達到企業和員工雙贏的境界
友嘉實業集團總裁朱志洋、政治大學財務管理系所教授周行一對談
一家軟體公司發現,他們的生意主要來自兩個市場區隔:小型企業與中型企業。兩個市場各有利弊,因此無法決定該追求較大的市場區隔,或是追求較有利潤的市場區隔,還是應雙管齊下?內部也針對這幾個選項,展開辯論。
在西方眼中,非洲是個貧窮、髒亂、疫癘橫生的落後大陸。但出身非洲的Celtel創辦人不以為然,也對西方人漠視的態度深感挫折,因而決定利用非洲大陸龐大的電信商機。他首先面臨的一大挑戰,就是必須從頭開始打造基礎設施。
在人生的各個層面,我們無法同時完美扮演每個角色。因此,做出選擇是很重要的,而且必須是有意識地捨棄某些選項。於是,本文提供一個架構,找出「想要」和「需要」的事務,進而決定何時要追求哪些工作與生活的目標。
芭芭拉.史翠珊(Barbra Streisand)在二十歲那年成為百老匯明星,26歲時,就已獲得一座艾美獎、四座葛萊美獎、兩座奧斯卡獎。她是引起兩極化反應的偶像人物(「我很堅持己見,人家不是很欣賞就是很痛恨這點」),她持續編寫、製作和執導影片,在美國賣出7,100萬張唱片,並支持香柏西奈醫學中心(Cedars-Sinai Medical Center)的婦女心臟中心等慈善事業。
今年夏天我開車穿越歐洲,為了觀察城市的天際線記錄了哪些歷史。從古老的城堡開始,城市的樓宇,反映出幾百年來的權力轉移;如今,它們已成為博物館和壯麗的酒店。城堡之下,在城市的中心,是人民的議會殿堂。然而,和企業世界裡高聳的大廈相比,議會殿堂相形見絀,企業大樓才是現今真正的權力所在。
身為遊戲設計師,常有人指控我協助人們浪擲大半的人生。這也難怪:全球的人們每週花七十億小時玩電動遊戲,光是花在玩憤怒鳥上的時間,一天就高達三億分鐘!而玩遊戲這件事,似乎乏善可陳。
陳明哲教授是國際著名的策略管理學者,他是美國管理學會成立七十年以來第一位沒有在美國接受大學教育的主席。陳教授的動態競爭理論被譽為是能補足波特靜態競爭理論不足的新理論,讓企業更能在動態環境中 制定適當的競爭策略,陳教授著有《動態競爭》(Competitive Dynamics)。本刊很榮幸自2012年7月號起每月刊載他的專欄文章,他將深入淺出,以豐富生動的例子介紹他的動態競爭理論。
對於全球的領導人來說,當前有百倍挑戰,但也有千倍機會,如何從中創造獨特價值?或許,可以學習宏碁集團創辦人、品牌教父施振榮創業、創新與人生的微笑(SMILE)學。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