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商業評論》資深編輯。
里克.史提夫斯(Rick Steves)青少年時被父母硬是帶去歐洲,培養出對旅遊的熱愛,而且很快就發現自己可以從事的職涯是教人規畫明智的旅遊行程,而且不超出預算。接著他推出廣受歡迎的演講、旅遊行程、指南、廣播電台與電視節目、網站及應用程式。如今年屆70的他,雇用了109位員工,但自己仍然會踏上考察之旅,他也不確定自己何時能度個不工作的假期。
少年時代的漢彌爾頓在夏威夷掌握傳統衝浪後,之後的生涯便致力於引領衝浪運動的創新。他與不同團隊合作,協助發明、改進和普及拖曳衝浪(tow-in)、水翼衝浪(hydrofoil)和立槳衝浪(stand-up paddle),這些都是為了乘上愈來愈高的大浪。他還主演衝浪電影和紀錄片,創辦一家營養食品公司,並為運動員制定訓練計畫。
凱坦吉.布朗.傑克遜(Ketanji Brown Jackson)在美國《民權法案》(Civil Rights Act)加速廢除種族隔離的6年後出生,就讀一所以白人為主的高中時,成為辯論冠軍和班長。申請大學時,她表示自己立志成為第一位非裔女性最高法院法官。在哈佛大學獲得學士和法律學位後,擔任律師和法官近30年,並在2022年實現了她的抱負。她最新出版的回憶錄名為《美好的存在》(Lovely One)。
身為一個華人家庭五姊妹的么女(唯一出生於美國者),宗毓華小時候聲音輕柔,擔任學生會幹部時終於勇敢發聲,後來還成為首批知名的非白人女性記者之一。1993年是她的職涯巔峰,當年她成為CBS晚間新聞的共同主播,但她擔任這個職務僅僅兩年。她休息一段時間帶孩子,主持一些其他節目,最後選擇退休。她的《宗毓華回憶錄》(Connie: A Memoir)現已出版。
戴利斯.路克(Darius Rucker)是Hootie & the Blowfish樂團的主唱,他把大學的嗜好轉變成排行榜冠軍的音樂職涯。然而過沒多久,他的南方成長背景與靈魂般的聲音,讓他單飛進入鄉村音樂,而且一樣獲得成功,多年稱霸這個領域最負盛名的黑人歌手。他最新的回憶錄《人生苦短》(Life's Short)已經出版。
埃爾南.迪亞茲(Hernan Diaz)在那本獲得2023年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的小說《信任》(Trust)中,對20世紀初的美國資本主義提出4個互相對比的觀點──這種處理方式令現代讀者深感共鳴。這位在阿根廷出生、瑞典長大、現居美國的作者表示,他喜歡實驗不同的敘事聲音,並且「搞亂」美國的神話。他長期擔任教授和學術編輯,44歲出版第一部小說《在遠方》(In the Distance),並入圍普立茲獎。《信任》是他的第二部小說。
弗萊明(Renée Fleming)小時羞澀,她認為成年後會像父母一樣成為音樂老師。然而,她卻成為她那個時代首屈一指的美國女高音,在全球各地的歌劇院演出,並贏得5座葛萊美獎。她在其他領域也大放異彩,像是灌錄獨立音樂(indie)唱片、演出百老匯角色、擔任表演藝術公司顧問及藝術總監,以及世界衛生組織(WHO)大使。她最近一項計畫是籌備出版《音樂與心靈》(Music and Mind)一書,探討藝術與身心健康的關係。
中年往往令人悲傷,它既失去青春,也走向衰老。但它一定要這麼慘嗎?也許你可以把中年過得更好,更能充滿活力地走向人生下半場。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