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雜誌
  • 我要訂閱
  • 推薦關鍵字:
    內容分類
    熱門主題
    • 所有主題
    訂戶限定
    我的帳戶
    • 登入
首頁
   選單   
  1. 首頁
  2. 主題分類
  3. 公私部門合作

公私部門合作

追踨主題

 

推薦閱讀

聯手共創共享價值

  • 經濟學與社會
  • 紙本文章
  • 馬克.菲澤爾馬克.克瑞默
  • 分享
  • 2016年10月號-連結未來的人才

期待複製「魔獸傳奇」——體育歸教育,運動是產業

  • 娛樂與職業運動
  • 數位版文章
  • 郭智輝
  • 分享
  • 2022/12/20
瀏覽所有主題

期待複製「魔獸傳奇」——體育歸教育,運動是產業

  • 娛樂與職業運動
  • 數位版文章
  • 郭智輝

美國NBA球星霍華德(Dwight Howard)加盟台灣職業籃球T1聯盟桃園永豐雲豹隊,在台颳起「魔獸旋風」。桃園永豐雲豹隊一年花3,000萬元招攬魔獸加入,出場首戰1.5萬張門票瞬間被掃光,近期主場門票也被清空,總收入1,400萬元。更令人驚豔的是,未來球季雲豹有11場主場賽事的門票都已售罄,預估收入已有1.3億元。台灣近年有多項運動發展得有聲有色,但似乎總有個「無形天花板」;期盼運動產業化,更期待在其他運動領域也能出現「魔獸傳奇」。

  • 分享
  • 2022/12/20

企業應該在社會裡扮演什麼角色?

  • 公私部門合作
  • 精選專題
  • 瑪麗安娜.瑪祖卡托

當年美蘇進行太空競賽時,NASA提出探測月球的阿波羅計畫,在公部門與私營單位的良性合作中,不僅成功讓太空人登陸月球,更創造許多外溢創新,如手機相機與嬰兒配方奶等,我們至今仍頻繁用於日常生活。這是公私部門合作為社會創造價值的成功案例,但今日我們面對的挑戰更為複雜,我們需要重新思考,公共機構、私人機構,與公民社會三方,如何共享創造價值帶來的回報。

  • 分享
  • 2022/11/22

給數位公司的財報新藍圖》投資人為何不愛臉書?

  • 公私部門合作
  • 紙本文章
  • 維傑.高文達拉簡席華蘭.拉吉哥帕安納普.斯里瓦斯塔瓦

優步、臉書等現代數位公司,別再使用已證實無效的舊方法發布財報了。本文認為,關於數位公司商業模式的詳細說明、它如何轉化為營收,以及主要營收驅動因素的走勢,必須是公司財務報告中最重要,也是最優先的揭露事項。

  • 分享
  • 2018年11月號-2018全球執行長100強

準備好迎接智慧城市

  • 公私部門合作
  • 紙本文章
  • 華強森潔娜.雷姆絲

不管對任何企業來說,迎接智慧城市,就是擁抱商機。但能不能抓住商機,得看企業本身準備好了沒有。因此,本文提出企業必須考量的三個問題:如何改變目前的產品?智慧城市會如何改變所屬產業的價值?如何成為供應商?

  • 分享
  • 2018年10月號-別殺死好奇貓

包容性成長創造均富

  • 共享價值
  • 紙本文章
  • 艾杜亞多.圖根哈特羅伯.柯普朗喬治.塞拉分

傳統的企業社會責任計畫,對改善開發中國家赤貧情況幾乎沒有幫助,此時企業應改變想法,推出「包容性成長」計畫。企業必須尋找系統性、多領域的機會,動員有互補作用的伙伴,以及向肩負扶貧使命的組織,取得啟動和擴展計畫的資金。

  • 分享
  • 2018年3月號-大破大立新人才學

聯手共創共享價值

  • 經濟學與社會
  • 紙本文章
  • 馬克.菲澤爾馬克.克瑞默

企業有時必須與政府、非政府組織,甚至是競爭者聯手,以取得因社會進步而產生的經濟利益。但在追尋共享價值的策略時,常遇到障礙,因此必須訴諸「集體影響力」,匯聚生態系統中不同的角色,以促成變革,並發現商機。

  • 分享
  • 2016年10月號-連結未來的人才

掌握兩大關鍵,讓社會企業永續經營

  • 經濟學與社會
  • 紙本文章
  • 羅傑.馬丁莎莉.歐斯柏格

社會企業無法保證納稅人或慈善捐獻的資助,能無限期持續下去,因此本身的財務必須能長久維持運作。本文作者研究後發現,能永續經營的社會企業,都致力於改變現有體制的兩大層面:相關的經濟角色,以及賦予能力的技術。

  • 分享
  • 2015年5月號-完美打造決策

服務富裕世界的貧民

  • 經濟學與社會
  • 紙本文章
  • 弗雷德里克.達爾薩斯大衛.蒙納許班那帝.法塔維諾穆罕默德.尤努斯

孟加拉鄉村銀行創辦人、2006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尤努斯,講述法國達能食品、依視路眼鏡、建築業巨擘布伊格、SFR電信、雷諾汽車等五大公司,採用非營利企業的模式,為該國金字塔最底層的消費者服務,並獲致了良好的成果。

  • 分享
  • 2015年3月號-策略動起來

政府化身企業糾察隊

  • 經濟衰退
  • 紙本文章
  • 羅伯.芮奇

面對企業醜聞與經濟危機,美國政府再度出手干預企業。不過,這次的做法大不相同, 不再是小羅斯福在大蕭條時期的管制方式,而是善用誘導,來取代壓制。 因此,企業可以換個角度,思索如何與政府合作,創造雙贏的局面。

  • 分享
  • 2009年7月號-經營新世界

熱門主題

自我管理


MANAGING YOURSELF

追踨主題

公私部門合作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追踨主題

溝通


COMMUNICATION

追踨主題
哈佛商業論
  • 登入

收藏至

  • 新增資料夾
查看個人圖書館

分享""

URL
  • Facebook
  • Twitter
  • LinkedIn
  • Line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