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數人眼中,領導人應該是高調外向、擅長社交的形象;但特力集團創辦人李麗秋,卻以沉靜、內斂的性格,撐起近四百億的企業版圖。近期她接受Podcast《請聽,哈佛管理學!》的專訪,暢談自己的創業歷程、婚姻生活,以及「沉靜的領導力」如何帶領特力集團跨越風浪。
50歲人生轉彎有多難?當財富自由卻內心空虛時,該如何重新定義成功?微熱山丘創辦人許銘仁從科技業老闆轉身鳳梨酥品牌創辦人,用20年創業經驗證明:愈在地愈國際的品牌哲學,正是寫下「不悔人生」的關鍵。這位台灣企業家如何從南投三合院出發,走向國際舞台?
近年低軌衛星成為全球通訊的關鍵技術,昇達科技做為其中關鍵元件的供應商,業績扶搖直上,而這始於25年前的一次餐桌會議。如今身為董事長的陳淑敏,當年與丈夫一起創業、分工合作,她具有怎麼樣的策略眼光,一路帶領公司拿下太空商機?
21歲闖進電商、第一年營收破億,創下「東京著衣」傳奇。從風光到跌跤,再到重新出發,周品均走過創業20年,見證職場與人生的現實與韌性。本次在《請聽,哈佛管理學》專訪中,她暢談自身創業經驗,並分享如何以經營企業的思維,掌握職場與人生選擇。
從客廳接單到國際綠色供應鏈,旭榮集團走過半世紀榮光歷程。這個台灣紡織業傳奇故事,見證了一個家族企業如何在產業轉型浪潮中與時俱進,從傳統布料貿易商蛻變為永續智能製造領導者。二代接班人黃冠華的「27歲之約」,更展現了新世代如何在傳承與創新間找到平衡,攜手萬名員工續寫企業新章。
20年前,黃文朝與謝燕妮在苗栗三義,將一座荒廢木工廠打造成融合藝術、美學與自然的櫟莊園美術館,成為企業界口耳相傳的私密景點。近期,謝燕妮與收藏家、勤誠興業董事長陳美琪接受《哈佛商業評論》Podcast《請聽,哈佛管理學!》專訪,分享櫟莊園背後的築夢歷程、對台灣的文化意義,以及企業如何以行動支持美學永續。
台灣伺服器與電腦機殼產業的領航者勤誠興業,嘉義廠房經歷了從建廠初期高流動率,到如今穩定建立一個深刻認同企業價值觀的年輕團隊。創辦人陳美琪怎麼讓「人才供應鏈」成為企業更強韌的基石?
首次進入百強名單的愛山林建設董事長祝文宇,憑藉著專業、創新和讓利三大原則,在房產代銷和自建案領域,闖出一片天。
擁有仁寶電腦與金寶電子兩大核心的金仁寶集團,在總裁許勝雄的帶領下,之所以能夠挺過無數國際政治震盪與金融風暴,正在於國際化布局得以分散風險、維持產能。展望未來發展,許勝雄有何觀察與策略?
創業至今36年,廣達創辦人林百里一直是最能掌握產業趨勢的企業領袖,打造出筆記型電腦、雲端伺服器、AI GPU伺服器,以及「億元超級電腦」(Out-Scale GPU server)四大領域的全球第一。他是如何辦到的?
兩年一度的《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台灣企業領袖100強」調查,2024年評選結果正式揭曉!今年的榜單有21名新入榜領袖,占比高達1/5;同時,AI趨勢的強勁勢頭也不容忽視,逾六成領導人來自科技業,顯示出這一領域在未來市場發展中舉足輕重的地位。本屆榜單繼續將ESG評比納入考量,並成為影響排序先後的重要指標。只有兼顧財務表現與永續作為的企業領袖,才能脫穎而出,成為新時代領導者,在變局中前行。(調查/遠見民意研究調查)
PERSONAL PURPOSE AND VALUES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MANAGING YOURSELF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