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的董事會雖然重視網路安全,但往往從錯誤的角度進行討論。本文從董事會的組成、討論焦點、與資安長的互動等面向,說明董事會為何無法正確討論網路安全,並建議幾種具體做法,讓董事會確實發揮監督網路安全的角色。
生成式AI看似前途無量,讓很多企業家躍躍欲試,想創辦採用這種技術的公司。但付諸實行前,必須先自問兩大問題:一、要進入基礎模型,還是應用程式的領域競爭?二、要提供顧客腳本式,還是生成式的解決方案?
訂閱制的SaaS商業模式要崩潰了嗎?SaaS資本指數在2021年達到頂峰,幾個月後暴跌,至2022年年底仍持續走低,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又有什麼方式可以改善?本文提出幾項關鍵的建議。
沃爾瑪旗下的零售商「山姆會員商店」,從2019年6月開始推行一系列改造人員工作內容的變革措施,包括在工作流程中推行新技術,以及給員工加薪。他們的高階領導人為何會有這樣的考量與決策?又是如何執行的?
2022年是不確定的一年,經濟動盪、勞動力衰退、氣候變遷、網路威脅、新科技狂熱等等,都讓企業面臨鉅變,有的甚至失敗收場。企業要從這些不確定性學到哪些教訓,經理人要掌握哪些重點才能創新,為組織創造商機?本文帶你來看看。
資訊是一項強大的工具,許多情境下,獲取資訊能讓我們過更好的生活;但有時候,少一點會更好。本文摘錄自全球暢銷書《雜訊》共同作者、哈佛大學法學院教授凱斯.桑思汀(Cass R. Sunstein)的最新力作,破解資訊愈多愈好的迷思,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快樂、美好。
雷神科技公司是美國的大型國防工業承包商,無異在此次的俄烏衝突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其執行長表示,他們公司每週會遭受兩百萬次的駭客攻擊,而公司的數據機密更是攸關國家和人民的安危。他們如何確保資訊安全?以及在這樣的公司眼中,如今的戰爭勝敗關鍵何在?
我們都知道網路安全的重要性,但一家企業的董事成員應該要意識到,這個問題並不是經理人單方面的責任,董事會也需要履行監督責任。據調查,只有 68%的受訪者表示有定期或持續討論,甚至有9%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董事會不曾討論過這件事。本文作者呼籲董事會應重視網路安全問題。
(2021/5/27編按: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稍早證實,將有15萬劑莫德納(Moderna)疫苗在明天抵台。)埃森哲顧問公司的研究顯示,新冠疫情大流行,讓企業加速把資料移往雲端的腳步,莫德納(Moderna)就是這方面領先的業者之一。雲端熱潮正在形成,執行長必須著眼於長期發展,思考五個關鍵問題。
許多企業推行人工智慧專案看似很順利,最後卻以失敗收場。大多數原因在於企業投注大量的時間資源來打造人工智慧模型,卻沒有考慮能否與自己現有的系統搭配。本文提醒主管,應從最初就打造能發揮人工智慧效益的生產環境,並成立適合的團隊。重點並不在於人工智慧模型本身,而是需要一整套由人工智慧推動、順暢的運作機器,才能將企業從今日所在的位置,帶向未來期許的目標。
可樂旅遊將現代化的資訊管理,導入過去大量仰賴經驗值的旅遊業,從中找到了解決之道,並因此帶動業績持續成長,趕上網路新時代。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MANAGING YOURSELF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