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雜誌
  • 推薦關鍵字:
    內容分類
    熱門主題
    • 所有主題
    訂戶限定
    我的帳戶
    • 登入
首頁
   選單   
  1. 首頁
  2. 主題分類
  3. 實驗

實驗

追蹤主題

 

推薦閱讀

價值上億的線上實驗

  • 實驗
  • 紙本文章
  • 羅恩.科哈維史蒂芬.湯克
  • 分享
  • 2017年9月號-我如何再造奇異

設計一個「好」失敗

  • 領導
  • 紙本文章
  • 莉塔.岡瑟.麥奎斯羅傑.麥納米
  • 分享
  • 2011年4月號-失敗教我的事
瀏覽所有主題

大筆資金稍後到位,反而對新創公司有益?

  • 創業
  • 紙本文章
  • 《哈佛商業評論》英文版編輯部

新創公司草創初期就拿到大筆資金,一般都認為是好事。但根據研究,大筆創業基金可能扼殺公司的創新能力,甚至影響公司的存活時間。本文建議在考慮是否接受投資人資金時,應自問幾個關鍵問題。

  • 分享
  • 2025年9月號-勇氣領導學
大筆資金稍後到位,反而對新創公司有益?

企業瘦身只會砍預算?專家指點「策略性減法」,有效精簡組織

  • 創新
  • 數位版文章
  • 維傑.高文達拉簡丹尼爾.芬肯施塔特托金.伊朋

在不確定性升高的時代,節省至上的「減法策略」成為企業常見的應變手段。但若僅追求效率,忽略韌性與聲望,反而削弱長期競爭力。本文提出「三重檢驗法」,從兼顧效率、韌性、聲望的角度審視每一項減法行動,並說明六種可應用於流程、系統與產品服務的減法轉型方式,讓組織在降低負擔的同時,創造創新空間、強化整體表現。

  • 分享
  • 2025/07/28
企業瘦身只會砍預算?專家指點「策略性減法」,有效精簡組織

數位隊友上線!你有準備「人+AI代理」的勞動力策略嗎?

  • 生成式人工智慧
  • 數位版文章
  • 珍.史戴夫瑞恩.寇特約翰.溫莎

AI快速演進,接手許多過去難以自動化的工作任務。這不僅擴大了合格勞動力的定義,也迫使企業必須重構人才策略。AI不再只是工具,而是逐步成為「數位隊友」,與人類協作完成業務。本文提出七項關鍵行動,協助人資與採購主管建構以人機協作為核心的勞動力體系,掌握效率、規模與彈性,同時應對AI導入帶來的倫理、法遵與治理挑戰。 

  • 分享
  • 2025/07/02
數位隊友上線!你有準備「人+AI代理」的勞動力策略嗎?

以五大步驟打造系統化導入流程,讓AI真正發威

  • 生成式人工智慧
  • 數位版文章
  • 約翰.溫莎

AI帶來巨大轉型潛力,但多數企業不知要如何系統性地採用AI,導致成效欠佳。領導人可依循五個步驟:1. 評估:了解AI在組織內的使用情況;2. 學習:建立內部知識共享平台,讓員工分享成功與失敗經驗;3. 實驗:從小處著手,在業務的不同環節進行對照實驗;4. 建立:將有效的AI解決方案整合到組織的工作流程中;5. 擴大規模:將AI將融入公司的DNA。

  • 分享
  • 2025/06/11
以五大步驟打造系統化導入流程,讓AI真正發威

追求永續:商業模式轉型引擎

  • 永續
  • 紙本文章
  • 伊凡卡.維斯尼奇菲立普.蒙泰洛麥克.塔辛曼

許多企業追求永續有成,它們都有一項共同特徵:把永續當成創新來推動。本文介紹創新面臨的三大基本難題,並以能源、建築、肥料、造紙等產業的巨擘為例,說明它們如何透過各項具體方法,解決這些難題,成功實現永續的目標。

  • 分享
  • 2025年6月號-按讚創新學
追求永續:商業模式轉型引擎

按讚創新學

  • 創新
  • 紙本文章
  • 馬丁.瑞夫斯鮑伯・古德森

在社群網站上按讚,這項功能普遍認為是臉書所創。但本文發現,這項創新其實就和許多創新一樣,都無法歸功於單一個人或企業。創新往往是無心插柳合作、不可預測,而且持續迭代演進。那麼,企業要如何創新?本文提供5項最佳實務。

  • 分享
  • 2025年6月號-按讚創新學
按讚創新學

「綠色創新」不用破壞產業,就能創造新市場

  • 環境永續
  • 數位版文章
  • 金偉燦芮妮.莫伯尼吉宓

經濟效益與環境永續,一定互相衝突嗎?看看比特幣礦工結合能源產業、丹麥新創公司TGTG處理剩食問題的例子。這種「非破壞式創造」,既能解決環境問題,又能為各行各業帶來新營收來源,同時不破壞既有業者的市場,讓公司、產業和社會都能得利,無需犧牲其中任何一個。

  • 分享
  • 2024/12/19
「綠色創新」不用破壞產業,就能創造新市場

消滅「殭屍結構」,贏得組織扁平化的挑戰!

  • 組織變革
  • 數位版文章
  • 艾瑞克.安尼西克麥可.李璜.帕布羅.桑切斯.切利

大家都知道,將結構扁平化、去中心化,能夠提高協作、敏捷、賦權,但領導人實際帶頭執行時,往往困難重重,甚至走回階層化、中心化的老路。本文以食品加工廠Avinsa的轉型為例,說明領導人應該注意哪些結構與人員的因素。

  • 分享
  • 2024/11/20
消滅「殭屍結構」,贏得組織扁平化的挑戰!

中國電動車市場蓬勃發展的三個因素

  • 營運策略
  • 數位版文章
  • 林誠意

全球超過一半的電動車(EV)都行駛在中國的道路上。儘管美國很早就投入電動車市場,德國和日本也在汽車工業中占據重要地位,但中國仍擁有最普及的電動車大眾市場,比亞迪在2023年第4季的電動車銷售量超過特斯拉。關鍵原因有三:在相鄰產業進行實驗、鼓勵提出營運解決方案,以及加倍投資於核心技術。

  • 分享
  • 2024/09/10
中國電動車市場蓬勃發展的三個因素

董事會需戒掉「科技短視症」

  • 董事會
  • 紙本文章
  • 塔倫.卡納瑪莉.貝克利納比爾.沙卡柏

許多上市公司的董事會在思考科技時,眼光只放在安全與數位相關議題,漠視其他領域的科技發展,因而錯失龐大的商機。本文建議一種證實有效的新做法:成立科技委員會。作者以嬌生等大公司為例,說明科技委員會的效用、以及成立的方式。

  • 分享
  • 2024年9月號-生成式AI,我的職場新戰力
董事會需戒掉「科技短視症」

行銷主管請注意,五道心法助你活用生成式AI

  • 銷售與行銷
  • 數位版文章
  • 傑瑞米.柯斯特史帝法諾.潘托尼

生成式AI有望以各種方式顛覆行銷領域,改變行銷工作,但是相較其他部門的主管,行銷領導人最少運用這項工具。本文對美國大型企業的600名商業領袖進行調查,發現了這項問題,並提出五種建議做法,幫助行銷主管克服戒心,充分利用新式生成式AI的潛能。

  • 分享
  • 2024/07/24
行銷主管請注意,五道心法助你活用生成式AI

熱門主題

領導


LEADERSHIP

追蹤主題

公私部門合作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追蹤主題

生成式人工智慧


Generative AI

追蹤主題
哈佛商業論
  • 登入

收藏至

  • 新增資料夾
查看個人圖書館

分享""

URL
  • Facebook
  • LinkedIn
  • Line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