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於2023年11月18日辭世,享耆壽96歲。他1928年生於台南運河邊貧民窟,從小半工半讀,31歲創辦奇美實業,成為台灣壓克力之父,63歲把ABS做到世界第一,70歲成立奇美電子,成為全球面板第四大廠。事業有成便將盈餘用來興建醫院與博物館,照顧故鄉人民的身體與心靈健康。本文摘錄自他的口述回憶錄,分享這位典範企業家的人生與管理哲學。
「縱橫點」是全世界十字弓的第三大代工廠,主要市場在北美,近年也成立接觸消費者的平台,經營通路與媒合功能,小有斬獲。目前大環境進入低價紅海,縱橫點需要第二成長動能。平台具有潛力,能搶攻北美消費者未被滿足的需求,但原是大客戶的一間品牌商突然主動上門求售,有機會讓縱橫點直接拿下一大塊成熟市場。執行長張偉宜該選擇射出哪一支箭,做為海外布局的策略?
全球品牌價值榜百大的Sony,曾長期虧損將近5000億日圓。帶領龐大組織轉虧為盈的,是眾人不看好的非主流人才平井一夫。從音樂和電玩產業的子公司、到索尼集團(Sony Group Corp.)的社長,他打破傳統「日本模式」,憑著「非主流」的軟性傾聽和剛性衝勁,三度帶領索尼起死回生、成功轉型。
日本服飾品牌Uniqlo的前身,是一家傳統的西裝店。為何這麼一間不起眼的家族西裝店能夠在「二戰」後迅速轉變策略目標,從而成為當今世界首屈一指的服裝品牌?創辦人柳井正的「全員經營」理念,對企業的成長又產生何種影響?
【#90-1】在特斯拉的「關燈工廠」失敗後,伊隆.馬斯克(Elon Musk)下了結論:「我們低估了人類。」
【#75-2】想在今日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取得一席之地,你的產品不只要品質好,還必須帶給顧客引人入勝的歷程。
隨著地緣政治衝突愈演愈烈,許多公司計畫轉移生產線,甚至考慮遷回母國,而回流策略需要投資自動化技術,才能確保成本不至於太過高昂。然而,這對於中小型企業來說通常是不可行的。本文以德國的車廠為例,來看看有什麼解決之道。
居家清潔業也能科技化!運輸二代起家的龍耀宗,創辦媽咪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媽咪樂),原本僅有10個客戶,公司連續虧損七年,如今竟登上創櫃板、創造年營收兩億的居家清潔帝國!如何做到?
企業推行自動化方案的最主要動機,往往在於提升生產力,但為什麼盡可能依賴機器人,反而會增加更多成本?我們是否有更好的解決方案?
比起在疫情期間擔任執行長,在此時找到一位合適的執行長更為困難。珍妮.海斯(Janet Hayes)就在這個時候成為美國家具品大廠Crate & Barrel的執行長,她怎麼帶領這個零售品牌?
數位時代,許多企業雖然進行了數位轉型,但焦點往往擺錯地方,平白流失可觀的數位價值。本文從顧客、營運與生態系統,剖析企業應該注意的三種數位價值,並建議五項做法,讓企業贏得數位價值,成為真正的「未來就緒」公司。
FOUNDERS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PERSONAL PURPOSE AND VALU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