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雜誌
  • 我要訂閱
  • 推薦關鍵字:
    內容分類
    熱門主題
    • 所有主題
    訂戶限定
    我的帳戶
    • 登入
首頁
   選單   
  1. 首頁
  2. 主題分類
  3. 董事會

董事會

追踨主題

 

推薦閱讀

董事長,你不是執行長!

  • 董事會
  • 紙本文章
  • 史坦尼斯拉夫.雪克什尼亞
  • 分享
  • 2018年4月號-腦力激盪進階三部曲

別讓董事不懂公司事

  • 董事會
  • 紙本文章
  • 鮑達民馬克.魏斯曼
  • 分享
  • 2015年1月號-職場軟實力
瀏覽所有主題

你的家族企業真的需要董事會

  • 董事會
  • 數位版文章
  • 派翠西亞.安格斯

家族企業為何需要董事會?因為董事會有如一艘船的掌舵,引導企業朝著正確的方向航行,尤其在這個動盪的時代,不僅需要董事會,更需要董事會發揮正確的指引作用,而非過度下指導棋。本文指出董事會的意義,以及該選擇誰進入董事會,並說明董事會該如何運作。

  • 分享
  • 2023/01/23

執行長的這些行為,恐成舞弊警訊

  • 接班規畫
  • 精選專題
  • 艾葉莎.戴伊

執行長宛如一間企業的門面,一言一行皆受到大眾與媒體的關注,因此若執行長出現舞弊行為,也會連帶破壞品牌商譽。不過這種個人行為有可能在事前就防範嗎?本文告訴你,請密切注意兩個要點,這是風險出現的徵兆!

  • 分享
  • 2022/07/18

邁向共同執行長時代

  • 接班規畫
  • 精選專題
  • 馬克.費根麥可.簡金斯安東.華倫

約翰.懷海德(John Whitehead)代與約翰.溫伯格(John Weinberg)一起經營高盛時曾寫道:「兩個腦袋總比一個腦袋好。」充分表達經營公司也能採取「共治模式」。誠然,普遍觀點認為執行長一個就好,但共同執行長的現象正在增長。不過,同一份權力要如何拆分給兩個人?本文分享成功祕訣!

  • 分享
  • 2022/07/13

占有董事會「一席之位」仍不夠

  • 多元
  • 紙本文章
  • 《哈佛商業評論》英文版編輯部

多元化議題甚囂塵上,諸多企業也採取措施,在董事會中添加代表性不足群體的席次;但研究發現,這麼做似乎只是表面功夫。真正的問題在於,這些占有「一席之位」的少數代表董事,真的敢勇於發聲嗎?

  • 分享
  • 2022年7月號-發掘市場待解的需求

緊急!董事會請提出這七個網路安全問題

  • 資訊科技安全管理
  • 數位版文章
  • 凱莉.皮爾森尼爾森.諾瓦斯.聶托

我們都知道網路安全的重要性,但一家企業的董事成員應該要意識到,這個問題並不是經理人單方面的責任,董事會也需要履行監督責任。據調查,只有 68%的受訪者表示有定期或持續討論,甚至有9%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董事會不曾討論過這件事。本文作者呼籲董事會應重視網路安全問題。

  • 分享
  • 2022/05/11

企業必須回答的十個ESG問題

  • 政府政策與法規管制
  • 數位版文章
  • 丹碧莎.莫約

ESG無疑是所有領導人十分看重的議題,全世界的企業都在試圖做出努力。根據彭博行業研究(Bloomberg Intelligence)的資料,到2025年時,全球ESG資產可能超過53兆美元。不過,在具體為公司擬定ESG策略之前,不妨參考本文歸納出來的十個問題。這些問題能為你指定策略方向,避免錯誤的決策,並對與自家公司可以達成目標的能力,有更透徹的思考與了解。

  • 分享
  • 2022/03/18

亞洲企業與董事會機制

  • 董事會
  • 導師講座
  • 梁馨予

OECD(國際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的公司治理六大原則已被公認為各界可依循的指標,這六大原則為:1.確保有效的公司治理架構;2.落實董事會責任;3.資訊揭露及透明性;4.重視利害關係人權益;5.機構投資人、證券市場及其他仲介機構;6.保障股東權益、公平對待股東及發揮重要功能。為因應亞洲區域國家對公司治理改革的重視,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在2013年12月發布五年期的「強化公司治理藍圖」(2013~2017);2018年4月24日接續再推行三年期公司治理藍圖(2018~2020),驅動企業主動改善公司治理文化。本文結合五篇《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的文章,提供一個思維架構,協助台灣企業了解市場機制下的公司治理、亞洲企業公司治理施行成效不彰的原因、台灣企業公司治理現況,還有未來董事會組成的改善重點方向。

  • 分享
  • 2021/12/14

擁抱比特幣就是前瞻布局?

  • 貨幣
  • HBR個案
  • 王常懿

安基特的老闆托爾斯騰,成功創立兩家新創公司,如今熱衷於比特幣。托爾斯騰希望公司接受比特幣付款,並投資比特幣,但安基特身為財務長,感到風險過大,董事會也持反對意見。然而托爾斯騰態度強硬,容不得下屬說「不」,安基特該如何面對這場困局?

  • 分享
  • 2021年11月號-連結力助你迎戰新職場

董事會,請與投資人策略聯盟!連結多元利害關係人教戰守則

  • 董事會
  • 紙本文章
  • 丹尼斯.凱里比爾.麥克奈柏瑞姆.夏藍

大多數企業董事認為,他們沒有必要與投資人積極互動,但投資人是協助公司長遠發展的資源,往往針對公司,甚至對於競爭對手,都有新鮮的看法。然而,社會多元化發展,投資人組成也十分複雜。如何才能從諸多投資人的意見、看法,甚至是併購意圖中,找出最佳互動模式,獲得成功助力?

  • 分享
  • 2021年8月號-AI,我的行銷神器!

讓董事會成為公司人才策略戰將

  • 董事會
  • 數位版文章
  • 瑞希米.保羅傑夫.麥克林

當領導人談到要如何投資在吸引、培養和留住頂尖人才時,往往忽略了一個強大的關鍵力量:董事會。企業更認真地利用董事的人才管理經驗,包括摩根大通、沃爾瑪和杜邦在內的一些公司,已經把傳統的薪酬委員會職責擴大,採取混合式結構,給予「人事與薪酬委員會」等名稱。作者還建議董事會可以更進一步,創建一個更廣泛和更有活力的「人才委員會」。

  • 分享
  • 2021/07/15

企業基金會,啤酒巨頭傳承174年的祕訣

  • 接班規畫
  • 紙本文章
  • 蔡鴻青海因茨-彼得.埃爾斯特羅特

全球第四大啤酒商嘉士伯(Carlsberg)在1876年創建了國際上第一個「企業基金會」,這個決定,讓這擁有174年歷史的品牌,在啤酒業中至今仍是產品工藝和包裝創新的先驅。華人家族企業可如何從中借鏡?

  • 分享
  • 2021年7月號-以變革應萬變

熱門主題

留任員工


EMPLOYEE RETENTION

追踨主題

公私部門合作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追踨主題

領導


LEADERSHIP

追踨主題
哈佛商業論
  • 登入

收藏至

  • 新增資料夾
查看個人圖書館

分享""

URL
  • Facebook
  • Twitter
  • LinkedIn
  • Line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