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推出一系列創新專案,希望能達成策略目標,但結果往往不盡如人意。本文建議採用「籃子分析」,可以釐清策略,從中找出變革需求,進而汰除與策略不一致的專案,並建立與策略一致的專案。
經過擾攘動盪的兩年,女性CEO在困境中如何有效經營企業?企業又該如何在採取緊縮政策、削減成本時,同時掌握住成長契機?
裕隆集團70週年,接班人嚴陳莉蓮直言,最壞情況已過。5年前她一肩挑起4,000億裕隆王國,挺過暴風雨下的轉型生存戰,她如何領軍裕隆浴火突圍?
在一個瞬息萬變、充滿不確定的世界裡,單一的策略已經不合時宜,我們應該開發更多元的選項以備不時之需。為了成功制定和傳達這樣的策略,領導人必須接受不相容和不一致的想法,並培養一種文化,讓人們安心提出不同的意見。
普利司通(Bridgestone)是石橋正二郎於1931年創立的輪胎公司。他原先接手布襪家業,分拆創立普利司通後,透過國際伙伴協助升級轉型,並經由關鍵性併購跳躍成長,成為日本最大輪胎商,成長過程中交叉應用內部成長及國際併購,手法值得學習。
威爾.吉達拉(Will Guidara)26歲那年到麥迪遜公園11號擔任總經理時,這間二星餐館正陷入瓶頸。11年後,這間餐廳不但獲得《紐約時報》四星級的評價、拿下米其林三星,甚至登上世界50大最佳餐廳的榜首。這樣的轉變史無前例,米其林甚至破例讓他們跳級,從一星一舉提升到三星等級。吉達拉與團隊不只滿足於提供美味的佳肴、傑出的服務,而是精益求精,在各個層面都要從優秀到卓越,達到「超乎常理」的地步。《超乎常理的款待》匯集作者20年來任職不同職務的故事,以及親身學到的種種服務與領導心得。他的理念與態度不僅適用於餐飲業,各行各業都可以從中得到啟發。
當今市場變化迅速,在全新的競爭環境中,企業不能固守過往制定策略的原則,而應打開各種可能的選項,以因應不斷提升的不確定性,化風險為優勢。
元宇宙的議題熱度雖然有減少,但其發展趨勢並沒有停步,我們在虛擬世界中進行各種體驗的日子總會來臨;然而,這是否表示各種實際存在的地點,比如辦公室、美術館、電影院或者演唱會就沒有存在的必要呢?尤其是疫情過後,人們對於是否還需要實體辦公室有了更多思考,那麼實體位置的存在,會被元宇宙取代嗎?
亞馬遜於2022年夏天收購大型初級照護供應商One Medical,並於11月宣布結合線上藥局服務Amazon Pharmacy推出Amazon Clinic的線上醫療診所服務。此舉有望扭轉美國極具爭議的醫療體制問題嗎?亞馬遜是否能從過往的成功經驗中借鏡?或這些經驗可能成為阻礙?
亞馬遜在2022年11月宣布,將結合線上藥局服務Amazon Pharmacy,以及夏天收購的One Medical,在美國境內推出名為Amazon Clinic的線上醫療診所服務。Amazon Clinic的前景如何?目前尚未定論,不過我們可以從亞馬遜取得成功的三大關鍵面向:簡化、實驗、重組,來觀察它的照護市場可以有怎樣的發展?
傳統上認知,企業存在的目的是為股東創造價值,但情況已經改變。2019年時,美國企業圓桌會議發布宣言,認為企業是為了所有「利害關係人」的利益而存在,而利害關係人包括「顧客、員工、供應商、社區和股東」,並且有高達181位執行長簽署;如今,響應這個理念的企業只增不減。不過,改變企業目的並非只是簽字或嘴上呼籲,實際上該如何配合,關乎策略如何規畫,那麼領導人該注意哪些問題?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MANAGING YOURSELF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