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雜誌
  • 推薦關鍵字:
    內容分類
    熱門主題
    • 所有主題
    訂戶限定
    我的帳戶
    • 登入
首頁
   選單   
  1. 首頁
  2. 主題分類
  3. 個人目的與價值觀

個人目的與價值觀

追蹤主題

 

推薦閱讀

AI讓1%的人變超級人類、99%被淘汰?簡立峰:別把大腦外包給AI

  • 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
  • 數位版文章
  • 楊瑪利黃宣榕
  • 分享
  • 2025/10/27

清華校長高為元:喜歡B級學生,而非A級學生,為什麼?

  • 個人目的與價值觀
  • 數位版文章
  • 楊瑪利黃宣榕
  • 分享
  • 2025/10/20
瀏覽所有主題

從魯蛇到樂活大叔,施昇輝中年失業後悟出「有意思比有意義更重要」

  • 個人成長與轉型
  • 數位版文章
  • 楊瑪利黃宣榕

在多數人眼中,幸福是「愈多愈好」的加法競賽:多薪水、多成就、多擁有。然而,理財作家施昇輝的人生故事告訴我們,幸福其實沒那麼複雜。人生充滿無預警的轉彎與挑戰,重要的不是計畫如何完美,而是能否坦然接受、靈活轉身,走出屬於自己的路。這正是他跌跌撞撞、卻始終能轉得過去的人生智慧。

  • 分享
  • 2025/11/03
從魯蛇到樂活大叔,施昇輝中年失業後悟出「有意思比有意義更重要」

AI讓1%的人變超級人類、99%被淘汰?簡立峰:別把大腦外包給AI

  • 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
  • 數位版文章
  • 楊瑪利黃宣榕

20年前,他是Google台灣的第一號員工,致力讓AI幫助人類更快找到答案;20年後,他卻提醒我們別把大腦外包給AI。Google台灣前董事總經理簡立峰說:「這一次的AI,會讓1%的人擁有99%的財富。」從搜尋引擎到生成式AI,他親身見證了知識如何從稀缺變廉價,也提醒我們:當AI愈來愈聰明,思考反而變得更昂貴。

  • 分享
  • 2025/10/27
AI讓1%的人變超級人類、99%被淘汰?簡立峰:別把大腦外包給AI

領導決策從未這麼難?6 種「日常勇氣」鍛鍊你的永續戰力

  • 領導之人員管理
  • 數位版文章
  • 亞歷士.布達克

在經濟制裁、供應鏈斷鏈與債務壓力下,領導決策風險劇增。本文提出「日常勇氣」框架——道德、社會、情緒、智識、創意、實體六種勇氣,搭配情境與可執行的做法,協助領導人在不確定中做對事、重建信任。

  • 分享
  • 2025/10/27
領導決策從未這麼難?6 種「日常勇氣」鍛鍊你的永續戰力

清華校長高為元:喜歡B級學生,而非A級學生,為什麼?

  • 個人目的與價值觀
  • 數位版文章
  • 楊瑪利黃宣榕

多數人嚮往成為一路順遂、成績滿分、毫無偏差的「A級學生」,但清華大學校長高為元卻提醒:「人生沒有問題,才是最大的問題。」對他而言,「問題」是自我探索的起點。從17歲離家自立,到跨國求學與教育改革,他想以「B學生哲學」告訴大家:學習的目標不是當第一,而是找到平衡、認識自己,並持續向前。

  • 分享
  • 2025/10/20
清華校長高為元:喜歡B級學生,而非A級學生,為什麼?

這個工作沒有我,不行嗎?

  • 個人成長與轉型
  • 數位版文章
  • 郝旭烈 

我們可能會沉溺於「在工作中被需要」的感覺,反而犧牲了自己的健康與心靈的富足。何不反過來思考:放下「捨我其誰」的執著,別太把自己真當回事,才能真的把自己真當回事。

  • 分享
  • 2025/10/15
這個工作沒有我,不行嗎?

忙了一輩子,卻忘了好好照顧自己?多數人臨終才後悔的 5 件事

  • 個人目的與價值觀
  • 數位版文章
  • HBR好讀

許多人以為努力工作、滿足他人期待,就能換來幸福與成就;但臨終關懷護理師發現,人生最後的遺憾,多半來自「忽略了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賴佩霞在《靜心的力量》中提醒,我們仍有機會回頭檢視人生順位,停止把時間耗在不重要的事。從這5個共同遺憾開始,也許能幫你重新找回快樂與平靜的方向。

  • 分享
  • 2025/09/27
忙了一輩子,卻忘了好好照顧自己?多數人臨終才後悔的 5 件事

為什麼別人都好厲害?

  • 個人目的與價值觀
  • 數位版文章
  • 郝旭烈 

我們總會不自主羨慕別人的成就,認為「別人都好厲害」,而忽略了自己多年來努力經營的結果,同樣有閃閃發光之處。

  • 分享
  • 2025/09/15
為什麼別人都好厲害?

《情緒勒索》背後的真實人生:周慕姿,如何在內耗人生裡找回自己?

  • 心理
  • 數位版文章
  • 楊瑪利黃宣榕

許多人以為,職涯一定要早早定向、一路穩健前行,才能走出亮眼成績。但知名心理師周慕姿卻在近30歲時才轉換跑道,從新聞界走向心理諮商之路。在《哈佛商業評論》Podcast《請聽,哈佛管理學!》專訪中,她分享這段關鍵轉折,以及如何走出質疑與內耗,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正確答案。

  • 分享
  • 2025/09/11
《情緒勒索》背後的真實人生:周慕姿,如何在內耗人生裡找回自己?

在日常中淬煉勇氣,應對不確定的環境

  • 公開演說
  • 數位版文章
  • 蘇珊.卡特羅爾.弗朗西斯

勇氣不是英雄獨有,也絕非危急時刻才需要。它是一種你可以在日常生活培養的技能。本文介紹三本新書,介紹如何在平日透過各種行動與練習,在不確定的環境中,逐步鍛煉你與他人的勇氣。

  • 分享
  • 2025/09/10
在日常中淬煉勇氣,應對不確定的環境

侯文詠的人生告白:先找到好玩再努力,才能變成自己想望的大人

  • 個人目的與價值觀
  • 數位版文章
  • 楊瑪利黃宣榕

許多人追求世俗定義的成功,卻在達成目標後感到空虛迷惘。知名作家侯文詠30歲時已是台大醫院主治醫師、暢銷作家,卻坦言「看似成功但很失敗」。在《哈佛商業評論》Podcast《請聽,哈佛管理學!》專訪中,他提出「努力」與「好玩」兩條人生路的獨到見解,建議年輕人保留時間試錯,找到真正願意承受代價追求的目標,重新定義屬於自己的成功。

  • 分享
  • 2025/09/02
侯文詠的人生告白:先找到好玩再努力,才能變成自己想望的大人

今天又不想上班?不是工作沒意思,是你停止「好奇」很久了

  • 工作環境
  • 音頻
  • 請聽,哈佛管理學!

【S2#39-4】本集《數位總編輯》的管理錦囊,來自《哈佛教你塑造個人目的》作者約翰.柯爾曼(John Coleman):「善用好奇心,為你每天的工作注入更多的意義和目的。」

  • 分享
  • 2025/09/01
今天又不想上班?不是工作沒意思,是你停止「好奇」很久了

熱門主題

領導


LEADERSHIP

追蹤主題

公私部門合作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追蹤主題

自我管理


MANAGING YOURSELF

追蹤主題
哈佛商業論
  • 登入

收藏至

  • 新增資料夾
查看個人圖書館

分享""

URL
  • Facebook
  • LinkedIn
  • Line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