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為鼓勵銷售人員衝出好業績,往往會推出績效獎金等激勵制度。但銷售人員為提高自己的獎金,有時會鑽制度漏洞。本文詳細說明8種常見的鑽漏洞方式,以及公司應該如何打造一套真正有效的激勵辦法。
過去,數位雙生(Digital Twin)主要應用在建築工地或城市建設,但隨著生成式AI興起,並降低進入門檻,這項技術已經拓展至企業經營層面,能夠模擬組織流程、改善供應鏈,甚至預測客戶行為,並且讓中小企業也能運用。本文以電視媒體即零售品牌兩則個案,說明企業領導人如何結合AI與數位雙生來進行決策。
當你在網購時,會因為ESG意識改變選擇嗎?研究顯示,如果零售商能向消費者透明呈現宅配的環境與社會影響,就有可能撼動亞馬遜的霸主地位,搶占高達 1,000 億美元的市場份額!這不只是道德問題,更是競爭優勢。透過提供更環保的物流選擇,零售商可以提升品牌形象,同時提高利潤率,讓業務更永續。未來的電商競爭,不只是拼價格和速度,更是拼「價值觀」。
給你20美元,你願意這一個月都放棄使用微軟(Microsoft)的相關產品與服務嗎?這類問題是衡量「顧客剩餘價值」的一種方式。這種指標與常見的「淨推薦值」相得益彰,結合起來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顧客的回饋意見。
面對社會或政治議題,企業究竟是要表態或不表態?如果表態,會帶來何種風險?本文以扎實的研究為基礎,提出4個準則,可以有效降低顧客反感,穩住原先的市占率。
【#165-5】本集來賓:龍寶建設 張麗莉董事長
韓流席捲全球,在於這20年來各大韓國品牌成功的品牌策略。雖然背後少不了韓國政府的推動,但本文整理出四大心法,全球的創業家、品牌經理與行銷主管都可以採用;這四大心法為:1. 鼓勵消費者快速、有趣地發現產品;2. 透過沉浸式體驗提升品牌價值;3. 在產品生命週期中進行實驗;以及4. 重視內容創作。
多元平等與包容(DEI)不僅是道德價值,更是企業成長的新動力。若品牌能增強包容性,消費者就會提升購買意願,例如囊括各種族群與體態的芭比娃娃。本文提出可以提高品牌包容度的架構,全面推動你的成長。
【#143-1】廣告能不能幫品牌打響名堂?這問題困擾人們好一陣子了。
【#141-5】本集來賓:美國運通旅遊暨生活休閒服務部前副總裁 吳伯良Austin
【#141-4】企業要怎麼樣才能把服務做得更好,讓顧客愛上他們的服務呢?簡單來說,就是得讓服務更加方便,而不是一味地想要超越顧客的期望!
LEADERSHIP & MANAGING PEOPLE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MANAGING YOURSELF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