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與全球議題 企業在社會議題上表態,如何降低「炎上」風險?
企業在社會議題上表態,如何降低「炎上」風險?
Reducing the Risks of Corporate Activism
- 社會與全球議題
- 《哈佛商業評論》英文版編輯部 HBR Editorial Department
- 2024/12/02

插圖/艾力克斯.艾本.梅耶(Alex Eben Meyer)
面對社會或政治議題,企業究竟是要表態或不表態?如果表態,會帶來何種風險?本文以扎實的研究為基礎,提出4個準則,可以有效降低顧客反感,穩住原先的市占率。
2018年,Nike冒著重大、且相信自己經過縝密計算的風險,在一項廣告活動中找來了科林.卡佩尼克(Colin Kaepernick)。之前,卡佩尼克還是舊金山49人隊(49er)的四分衛時,在美國國歌〈星條旗〉(The Star-Spangled Banner)演奏時單膝下跪,抗議美國警察的暴力,因而成為自由派的英雄、保守派的不受歡迎人物。Nike賭的是,自由派的熱情回應會蓋過保守派的反彈。這些廣告確實提升了銷售額,但自由派和保守派的反應卻沒有得到平衡。根據顧問公司BAV Group的數據,截至2021年,說自己有使用Nike產品的民主黨人數量只增加2%,共和黨人的數量則下降24%。同年,詢問消費者Nike是否在乎顧客,民主黨人正面回應的數量比廣告活動之前高出33%,但共和黨人正面回應的數量卻下降55%。
然而,在社會議題上採取立場,不一定要引起大批顧客的反感。這是達頓商學院(Darden School of Business)副教授金.惠特勒(Kim Whitler)和行銷領導力大師班(Marketing Leadership Masterclass)主任托馬斯.巴塔(Thomas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