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不可預測的未來,該如何因應?本文提出「預先規畫的機會主義」這個方法,可從微弱訊號中,推斷出人口結構、科技、顧客品味與需求、經濟、環境等重大變化。如此一來,便能促成組織想像與規畫各式各樣可能的未來。
領導人常面臨許多「二者擇一」的策略矛盾。其實,領導人不需要太擔心一致性的問題。畢竟,企業若要成功,就必須同時處理相互衝突的需求。而且,一旦企業達到動態平衡的狀態,矛盾不僅不會阻礙進程,反而會刺激進程
組織和個人通常不善預測未知事件的可能性,不過一旦判斷錯誤,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後果。要改善預測能力,企業可以透過訓練來改善個人預測能力、運用團隊來提升預測準確度,以及衡量與追蹤預測結果,並迅速提供回饋意見。
面對不確定的市場,可以進行短期投資,來測試眼前的商機是否有發展潛力。對公司來說,這種「策略選擇權」是一種有效的避險工具,動用的資金較少,「賭注」沒那麼大,可先行試試水溫、累積經驗,確實掌握可能的機會。
雖然「敏捷創新」跨出了資訊科技領域,廣泛應用在行銷、轉型、管理等領域,但在企業裡實施仍有嚴重阻礙,高階主管常有一些做法破壞了敏捷法的效果。本文因此提出幾個解決方案,像是了解哪些情況適合採用敏捷法、從小規模著手、由高層開始採用等。
大多數領導人會盡量避免失敗,但其實更積極的做法,是提升「失敗報酬率」:從失敗的專案計畫中,認真汲取並記下其中的效益,找出對顧客、市場、團隊與相關人士、未來趨勢,以及組織架構、流程與文化等方面的新看法。
2011年9月,惠普(HP)延請梅格.惠特曼(Meg Whitman)前來救援。她接下千瘡百孔的公司後,雖然裁員超過八萬人,卻在上任四年半內恢復公司穩定。2015年11月,惠普成了兩家營業額各超過500億美元的新公司,惠特曼是惠普企業(HP Enterprise)執行長,並兼任惠普公司(HP Inc.)董事長。
一般認為,職業性格使然,成為執行長的資訊科技人員極少。12歲開始寫程式,不喜歡太多社交活動的凱斯瑞爾(Stephane Kasriel),也讓人有這樣的印象。但為了創業,他採取一些步驟,來克服這種偏見,並擴展自己的技能,學會如何管理企業。
不管喜不喜歡,在職場生活上,建立人際關係都是必要的事。為此,本文提出以下四大策略:專注在學習上、找出共同利益、廣泛思考你能給予什麼、找個更崇高的目的。如此一來,即使是再厭惡經營人脈的人,也能有效做到。
我們為什麼都喜歡聽員工抖出公司內幕?
這麼做,不僅可以降低工作過勞的現象,還能提升員工滿意度。
當權力較大的個人獨自工作,或是參與不需跟他人有太多協調的任務,他們會表現得比其他人都好。但他們一起參與需要跟其他人更多協調的工作時,同樣那批擁有權力的個人,表現就比其他人還差。為什麼?
《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在2016 年4月號公布「2016 年台灣執行長50 強」名單,並在4 月21 日舉行「臺灣CEO 50 強榮耀盛典」;當天,有11 位台灣績效最佳執行長親自來到遠東香格里拉國際飯店參與盛典。
由於創新意味著資源投入,要提升已投入資源的報酬率,只有兩種方法,一是降低投入的資源,另一個方法則是提高投入資源所得到的結果,也就是將失敗經驗化為未來成功的能量。
「真正區分領導力高下的,是面對逆境的態度和因應方式。」已故的領導學大師華倫.班尼斯曾對領導力的最高境界下了這樣的註解。
1981 年,信義房屋的前身「信義代書事務所」創立,台灣房地產市場交易秩序混亂,為了貫徹創業理念,周俊吉對內禁止員工賺取差價;對外,在市場推動「不動產說明書」、「履約保證」等交易透明措施,儘管現在的消費者都把這些措施視為當然,但當時由於市場氛圍並不支持,歷經多年才損益平衡。
個案中這位經理人,負責一個重要的數位改版專案,時間已非常緊迫,偏偏他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在歷經工作壓力與私生活風暴之後,精神處於不穩定的狀態,不來開會、無故缺席,也常失聯。他該怎麼處理這棘手的狀況?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