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遇到員工進公司後表現不如預期,甚至影響團隊效率?裁員和資遣雖是選項,但代價高昂且傷害士氣。本文分享4大步驟,教你如何有效處理不適任員工,幫助他們發揮潛力,轉化成團隊的助力,而非負擔。
上冊出版後經過26年,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親筆撰寫的《張忠謀自傳》下冊終於在近日問世。從2005年董事會任命新CEO蔡力行,到2007年毅然拒絕「管理層收購」提案,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的睿智與遠見,讓台積電持續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保持領先。
當排定的計畫沒有被實踐時,我們總是聽到「沒辦法,計畫趕不上變化」。確實,當下市場充斥許多不穩定的因素,但只要掌握「定期開會」與「定時開會」兩大開會要訣,就是掌握執行力的關鍵!
大導演諾蘭執導的《天能》(TENET),讓物理學的「熵增定律」走進大眾視野。我們意識到,每個系統都會不可避免地走向混亂,比如你的房間就是會愈來愈亂;組織亦然,逐漸陷入低效模式。如果想要「反熵」,可考慮三大作為,讓團隊革新、煥發新生。
主管急於提高績效,員工卻死守SOP,這樣的矛盾層出不窮。關鍵在於雙方保持「結果管理」和「過程管理」的不同立場。主管應如何化解這樣的窘境?
一項分析NBA 10年賽績的研究發現,一個隊伍中,頂尖球員的數量多到某種程度時,勝率不但不會提高,反而會下降。不只球隊,企業也一樣,頂尖人才的確會提升團隊績效,但若人才過多,就會出現負面效應,出現員工內鬥,甚至影響績效。不論是想拿下比賽冠軍、或在商場上獲勝,專家建議先規畫「啄序」,在合作與競爭中找到平衡,才能有最佳表現。
【#84-2】最好的領導人,就是在企業艱難時,能夠因應變動,快速掌握局勢和有效回應,並從中找到新機會,成功化危機為轉機。
【#79-4】過度專注數字,反而可能讓你忽視策略的關鍵性。
老子說:「知不知,上;不知知,病」。知道自己不知道或看不見,那才是上等的智慧;自己沒意識到或沒見到,卻自以為是,那是可怕的病態。在搬家過程中,作者有感於學海無涯、溫故知新,跟大家分享和組織管理與領導相關的七點聯想和反思。
【#73-5】本集來賓:崇越集團董事長暨安永鮮物創辦人 郭智輝
員工和雇主不只要「有用」,還要「好用」,雙贏的結果才能讓人才資產保值增值,成為組織永續的推動力。
AI and Machine Learning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MANAGING YOURSELF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