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安全就像木桶,由最短的那塊板決定蓄水量,也就是整體的防禦力。資拓宏宇深知,全方位強化每一個環節,才能不讓「短板」成為破口。他們從開發產品的源頭就導入安全思維,確保每一次的創新,都能建立最安全的防護機制。
生成式AI問世一年多以來,帶來鋪天蓋地的衝擊!2024哈佛商業評論管理年會今(4)日舉行,探討企業如何擁抱AI新時代的來臨。除了《哈佛商業評論》英文版總編輯殷阿笛(Adi Ignatius),以及國際知名「量化未來學家」艾美.韋伯(Amy Webb)等國際大師,本場年會也邀請AWS香港暨台灣總經理王定愷、政大講座教授吳思華發表演說。
嘉持實業是台灣螺絲大廠,全球知名的家電與電腦品牌大廠,都是他們的主力客戶。三代接班的陳啟祥努力推動數位轉型,希望嘉持朝智慧製造工廠的目標邁進。然而,最新引進的數位系統卻遭遇駭客攻擊,產線全部停擺,未來的業務遭受威脅,但如果向駭客妥協,也會損及商譽,還有觸法風險。眼見勒索期限即將到來,陳啟祥應該支付贖金嗎?
企業的董事會雖然重視網路安全,但往往從錯誤的角度進行討論。本文從董事會的組成、討論焦點、與資安長的互動等面向,說明董事會為何無法正確討論網路安全,並建議幾種具體做法,讓董事會確實發揮監督網路安全的角色。
雷神科技公司是美國的大型國防工業承包商,無異在此次的俄烏衝突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其執行長表示,他們公司每週會遭受兩百萬次的駭客攻擊,而公司的數據機密更是攸關國家和人民的安危。他們如何確保資訊安全?以及在這樣的公司眼中,如今的戰爭勝敗關鍵何在?
我們都知道網路安全的重要性,但一家企業的董事成員應該要意識到,這個問題並不是經理人單方面的責任,董事會也需要履行監督責任。據調查,只有 68%的受訪者表示有定期或持續討論,甚至有9%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董事會不曾討論過這件事。本文作者呼籲董事會應重視網路安全問題。
近日公視內部大量的歷史影片資料被全數刪除,而且沒有備份。是什麼原因導致,目前公視仍未給出明確的回應,但可以確定的是,公視本身並沒有雇用任何與資安相關的專業技術人員。如此龐大的媒體部門也會出現這麼嚴重的資安漏洞,更何況目前全球矚目的俄烏危機中,網路戰正以肉眼無法察覺的方式,造成不亞於實際砲火的破壞。我們都應該更加關注網路攻擊的危害,並提高自己的資安防護意識。
每個領域的領導人都知道,AI技術具有巨大的獲利潛能,但將AI工具導入企業,除了採購成本,還有員工訓練與人才招募等方面,看上去又貴又複雜,對非科技業來說,進入門檻會不會太高?本文告訴你:不會!
遠距工作型態,讓領導人前所未有地關注資訊安全問題;然而,資安問題不只在於技術層面,還需要「信任」。公司高層必須信任各個團隊都有安全可靠的電腦系統;顧客必須信任他們的資料受到妥善保護;員工必須信任公司的系統已準備就緒。本文作者提出四個步驟,以強化人員、流程與平台當中的信任,讓遠距工作更安全。
德國原先在數位照顧系統的發展上處於落後,但2019年通過的《數位醫療法案》,促進數位健康工具的開發和評估,並對這些工具創造的價值,產生更深入的見解。這項法案最重要的地方,可能是把「可開立處方應用程式」正式納入體制。預期未來幾年,世界各國製造商會推出數百個應用程式,產生大量數據,呈現遠距病患照護的數位工具,在實務中運作的情形,讓其他支付方和醫療系統能學習借鏡。
讓科技裝置連接人類大腦的想像已然成真,這種「腦機介面」能夠讀取我們腦中的思維,並傳輸到各種科技裝置上,進行突破想像界線的超人類運用。但這樣的科技也會帶來隱憂,諸如被不當使用,或資訊安全的問題。在技術不斷發展的路上,人類會持續探討與科技相關的哲學議題,並與人文學科相互影響,我們需要帶著謹慎與負責的態度擁抱新科技。
LEADERSHIP & MANAGING PEOPLE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MANAGING YOURSELF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