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的董事會雖然重視網路安全,但往往從錯誤的角度進行討論。本文從董事會的組成、討論焦點、與資安長的互動等面向,說明董事會為何無法正確討論網路安全,並建議幾種具體做法,讓董事會確實發揮監督網路安全的角色。
雷神科技公司是美國的大型國防工業承包商,無異在此次的俄烏衝突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其執行長表示,他們公司每週會遭受兩百萬次的駭客攻擊,而公司的數據機密更是攸關國家和人民的安危。他們如何確保資訊安全?以及在這樣的公司眼中,如今的戰爭勝敗關鍵何在?
我們都知道網路安全的重要性,但一家企業的董事成員應該要意識到,這個問題並不是經理人單方面的責任,董事會也需要履行監督責任。據調查,只有 68%的受訪者表示有定期或持續討論,甚至有9%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董事會不曾討論過這件事。本文作者呼籲董事會應重視網路安全問題。
數位轉型涵蓋各行各業,當然也包括醫療院所。數位技術在醫院的應用中經常聚焦於臨床決策,然而根據本文作者等人的研究,數位轉型能扮演的角色遠不只如此,若是應用在優化醫院的營運決策,進而改善醫療照護的品質和效率,病患得到的服務就更優質,尤其提升這四個方面的決策效率:病人流、人員配置、排程,和供應鏈管理。
近日公視內部大量的歷史影片資料被全數刪除,而且沒有備份。是什麼原因導致,目前公視仍未給出明確的回應,但可以確定的是,公視本身並沒有雇用任何與資安相關的專業技術人員。如此龐大的媒體部門也會出現這麼嚴重的資安漏洞,更何況目前全球矚目的俄烏危機中,網路戰正以肉眼無法察覺的方式,造成不亞於實際砲火的破壞。我們都應該更加關注網路攻擊的危害,並提高自己的資安防護意識。
每個領域的領導人都知道,AI技術具有巨大的獲利潛能,但將AI工具導入企業,除了採購成本,還有員工訓練與人才招募等方面,看上去又貴又複雜,對非科技業來說,進入門檻會不會太高?本文告訴你:不會!
讓科技裝置連接人類大腦的想像已然成真,這種「腦機介面」能夠讀取我們腦中的思維,並傳輸到各種科技裝置上,進行突破想像界線的超人類運用。但這樣的科技也會帶來隱憂,諸如被不當使用,或資訊安全的問題。在技術不斷發展的路上,人類會持續探討與科技相關的哲學議題,並與人文學科相互影響,我們需要帶著謹慎與負責的態度擁抱新科技。
當愈來愈多產品和流程使用以機器學習為基礎的人工智慧時,風險也隨之而來。企業主管和董事會該如何善用機器學習,並管理風險?
隨著愈來愈多企業運用人工智慧來輔助生產或提供服務,如何靈活運用機器學習,打造長期的競爭優勢,就成為挑戰。該如何打破進入障礙,與已經搶占市場的先行者分庭抗禮?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人工智慧的發展也逐步成熟,從科幻文學走入我們的日常生活。本文試圖提出警示:人工智慧或許會走向一條難以掌控的路。我們正身處於歷史的轉折點上,未來將去往何方?端看此刻的我們如何未雨綢繆。
由人工智慧掌管一切的新型公司,正在重新塑造今日的市場。一種由人工智慧驅動的流程,可以非常快速地擴大規模、擴展範疇,連結到許多種類的企業,並提供強大的學習與改善機會。因此,由人工智慧驅動的公司,也已快速超越傳統公司。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MANAGING YOURSELF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