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雜誌
  • 我要訂閱
  • 推薦關鍵字:
    內容分類
    熱門主題
    • 所有主題
    訂戶限定
    我的帳戶
    • 登入
首頁
   選單   
  1. 首頁
  2. 主題分類
  3. 健康照護

健康照護

追踨主題

 

推薦閱讀

從折扣泥淖脫身

  • 訂價
  • HBR個案
  • 艾瑞克.安德森
  • 分享
  • 2013年9月號-感性領導力

醫院也有五星級服務

  • 顧客
  • 紙本文章
  • 詹姆士.梅里諾阿南德.芮曼
  • 分享
  • 2013年5月號-把創意變成好生意
瀏覽所有主題

mRNA技術公司會催生創新的生態系統嗎?

  • 商業模式
  • 數位版文章
  • 克里斯多福.葛林普提莫.閔森尼科爾森.普萊斯艾瑞兒.史騰

若問在新冠疫情期間,有哪一個技術迅速引起眾人關注,那絕對是「mRNA」。mRNA技術不只是能夠協助快速開發有效的新冠疫苗,其實也可以作為平台,用來開發一系列預防和治療用的藥物,包括傳染病疫苗和癌症療法。這個前景看似振奮人心,與之相關的利害關係方:企業、政策制定者和監管機構,應注意什麼?

  • 分享
  • 2022/05/19

開啟遠距醫療時代

  • 健康照護
  • 紙本文章
  • 布萊恩.韋林 羅伯.珀爾

因為新冠疫情爆發,各行各業都開始思考自家業務能否「遠距」執行;當然也包括醫療單位。在台灣,即使全民健保讓就醫相對容易,但近日衛福部也開始呼籲,無症狀或輕症狀的新冠感染者,可居家照護或採用遠距醫療方案。而美國則已經開始衡量,讓遠距醫療成為常態。我們將迎來不用去醫院,就能看醫生的時代了嗎?

  • 分享
  • 2022年5月號-全員躍升數位高手

善用臨床數據,讓11,000次手術有意義

  • 營運與供應鏈管理
  • 數位版文章
  • 穆罕默德.拜登佛瑞德.梅耶

許多醫療體系都未善加利用一項珍貴資產:臨床數據庫。如果能夠選取適當的數據,建立一套視覺化的儀表板系統,來呈現各種績效表現,包括不同療程在品質、成本和數量方面的數據,就能找出需要改善的領域,並在與支付者機構協商合約時,談成更有利的條件,還能強化醫病之間的討論與決策過程。梅約醫學中心的神經外科就建立這套儀表板系統,將經驗與以分享。

  • 分享
  • 2022/01/19

讓遠距醫療更公平的四大策略

  • 技術與營運
  • 數位版文章
  • 庫納爾.夏爾馬比爾.沃克葛蘿利瑪.梅迪那麥可.潘迪亞馬正強納森.羅格

新冠疫情讓各行各業都開始推動「遠距執行」,醫療行業也不例外,在美國,醫界「遠距醫療」的方式愈來愈受到醫師、病患與醫療系統歡迎。然而,乍看更方便、更安全的「遠距醫療」,卻隱藏不公平的風險,讓全本就缺乏保險資源的弱勢族群處境更加艱難。位於休斯頓的哈里斯醫療系統提供了一套「安全網」模式,可做為一個範例,展示如何確保最弱勢的群體仍能得到醫療照護。

  • 分享
  • 2021/12/01

巴菲特、貝佐斯、戴蒙三巨頭聯手成立公司,為何仍失手?

  • 經濟學與社會
  • 數位版文章
  • 約翰.圖桑

儘管由鼎鼎大名的亞馬遜、波克夏哈瑟威、摩根大通等三大企業聯手出資,Haven健康照護公司卻在成立不到三年後,以解散收場。在2021年初美國疫情仍十分嚴重時,這件事曾掀起一陣討論聲浪。如今,各種說法逐漸塵埃落定,是時候檢視Haven黯然作收的原因了。合資成立新創公司向來不易,但連三大巨頭都失手,其間究竟哪裡出了錯?

  • 分享
  • 2021/07/07

德國醫療數位轉型為何突飛猛進?

  • 科技與分析
  • 數位版文章
  • 楊.布朗尼克約爾格.德巴廷雅瑞爾.史騰亨瑞克.馬帝斯茱莉雅.哈根

德國原先在數位照顧系統的發展上處於落後,但2019年通過的《數位醫療法案》,促進數位健康工具的開發和評估,並對這些工具創造的價值,產生更深入的見解。這項法案最重要的地方,可能是把「可開立處方應用程式」正式納入體制。預期未來幾年,世界各國製造商會推出數百個應用程式,產生大量數據,呈現遠距病患照護的數位工具,在實務中運作的情形,讓其他支付方和醫療系統能學習借鏡。

  • 分享
  • 2021/05/14

讓醫療照護高貴不貴

  • 營運作業
  • 數位版文章
  • 布萊恩.鮑爾斯桑迪普.帕拉庫德提維維克.高格薩晴.金法哈德.莫達拉伊

美國田納西州曼菲斯的一項計畫,平均為每位病患減少了37%的醫療花費。這項計畫的主要實施對象,是高需求、高成本的醫療補助計畫病患,它讓病患少住院,因此降低了整體花費。這樣的成功模式,顯示經過仔細規畫、服務對象目標明確的計畫,就能提高針對高需求、高成本醫療補助計畫病患的照護品質,並降低醫療支出。

  • 分享
  • 2020/06/10

確保健康照護的創新不會失敗

  • 創新
  • 數位版文章
  • 約翰.葛拉瑟

健康照護服務必須進行變革,無論是激進式創新、漸進式創新,或者只是改善而不需要創新。若要進行創新,你應了解「發明並不是創新」,發明必須擴大應用規模才成為創新。此外,漸進式創新的醫療效果,不一定比激進式創新來得小,源源不斷的漸進式創新也可以帶來重大收穫。激進式創新則需要謹慎地管理,必須進行的變革可能既廣且深。

  • 分享
  • 2020/02/11

降低成本且改善成果的醫療新模式!管理最燒錢的病人

  • 健康照護
  • 紙本文章
  • 羅伯.珀爾菲利浦.麥德維

兩位作者根據他們在凱薩永久醫療中心的變革經驗,提出一套有效降低成本的方法:把資訊科技與薪資較低的醫療助理整合納入基礎醫療診所,以避免工作重疊。如此一來,便能聚焦在症狀可改善的慢性病患,也能取得更好的醫療成果。

  • 分享
  • 2020年2月號-鐵粉經濟學

人工智慧贏得了醫師,贏不到信任

  • 科技與分析
  • 數位版文章
  • 基亞拉.隆戈尼凱里.莫雷奇

病人不認為科技能了解自己獨一無二的需求。因此,若要實現醫療人工智慧承諾的眾多好處,並節省成本,醫護人員必須找出方法克服這些疑慮。例如,醫療服務供應者可以採取行動,以提高病人對醫療人工智慧提供服務的個人化程度有何觀感,藉以減輕病人擔心自己被視為一般病人或某個統計數據的憂慮。

  • 分享
  • 2019/12/13

讓醫師投入創新三大做法

  • 研發
  • 數位版文章
  • 史黛西.洛伊德麥可.霍金斯梅格.巴倫

由於數位醫療生態系統正在迅速成長演變,醫師、病患和醫療體系管理者,愈來愈難全盤了解各種可能的解決方案。為了協助解決這項問題,美國醫學協會打造「醫師創新網」這個平台,將醫師、實習醫師、醫學生與健康科技公司、創業者連結起來,蒐集各種最佳實務,了解如何推動健康照護的創新。

  • 分享
  • 2019/12/08

熱門主題

留任員工


EMPLOYEE RETENTION

追踨主題

公私部門合作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追踨主題

領導


LEADERSHIP

追踨主題
哈佛商業論
  • 登入

收藏至

  • 新增資料夾
查看個人圖書館

分享""

URL
  • Facebook
  • Twitter
  • LinkedIn
  • Line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