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雜誌
  • 我要訂閱
  • 推薦關鍵字:
    內容分類
    熱門主題
    • 所有主題
    訂戶限定
    我的帳戶
    • 登入
首頁
   選單   
  1. 首頁
  2. 主題分類
  3. 經濟學與社會

經濟學與社會

追踨主題

 

推薦閱讀

ESG行動造就差異化優勢

  • 永續
  • 紙本文章
  • 喬治.塞拉分
  • 分享
  • 2020年12月號-ESG永續新浪潮

波特:創造共享價值

  • 共享價值
  • 紙本文章
  • 麥可.波特馬克.克瑞默
  • 分享
  • 2011年1月號-贏在商業模式
瀏覽所有主題

休假休得好,讓自己贏在人生轉捩點!

  • 經濟學與社會
  • 音頻
  • 請聽,哈佛管理學!

【#28-4】人生中某些重要的時刻,往往在不知不覺中,與休假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分享
  • 2022/07/09

通貨膨脹可見曙光?

  • 經濟學與社會
  • 紙本文章
  • 周行一

最近大家很關心的議題,是通貨膨脹是否會失控,重演1970年代的停滯性通貨膨脹,物價高漲但經濟是衰退的。

  • 分享
  • 2021年12月號-專案經濟來臨!

找AI當同事,搭出最大協作價值

  • 經濟學與社會
  • 數位版文章
  • 大衛.德克雷默蓋瑞.卡斯帕洛夫

專家預測,到2030年時,大規模運用AI,會為全球經濟增加多達15.7兆美元的價值。而擔心人類被AI取代,也一直是令人不安的議題。本文作者認為,AI不但不會搶走你的工作,反而會成為你的好同事。如今AI的運用已經進化到「擴增智慧」階段,也就是可以擴增人類的智慧,達到人腦+AI的最大效率值。那麼,如何整合不同類型的AI,讓組織更有效地運作?本文提出三個建議。

  • 分享
  • 2021/11/09

全世界都在看:歐洲對數位平台出重拳,會連帶扼殺創新?

  • 經濟學與社會
  • 數位版文章
  • 丹尼爾.索科爾卡梅羅.賽納莫

眾多數位巨頭在逐漸深入人們的消費行為時,也帶來許多關於數據隱私權的爭議。歐盟對這個問題尤其重視,先後對這些平台企業祭出嚴格法規,希望它們能在使用權、競爭和隱私這三者之間取得平衡。然而本文作者認為,這些法規,尤其是最近出台的數位市場法案,做法過於直接,可能會阻礙競爭、削弱創新,而最終受損的可能還是消費者。

  • 分享
  • 2021/10/12

太信任家族,反傷到家族企業

  • 經濟學與社會
  • 數位版文章
  • 彼得.賈斯基維奇麥可.卡尼克里斯多福.韓森

家族企業占全世界公司的75%,如何管理始終是熱門議題。本文進行了一項研究,涵蓋三十個國家、380萬家公司的統合分析結果,注意到兩個關鍵變因:「對家族的信任」與「對機構制度的信任」。如果家族經理人因裙帶關係衍生的弊端,能受到穩定、可信賴的機構所節制,又不會抵銷他們承諾長期擁有自家企業帶來的好處,家族管理的公司就會運作良好。

  • 分享
  • 2021/08/26

全球42大經濟體,數位信任大體檢

  • 經濟學與社會
  • 數位版文章
  • 拉維.桑卡爾.柴特維第巴斯卡.查克勒佛提賈伊.巴拉

新冠疫情將全球的數位化轉型,往前推進一大步。各行各業致力於追求數位應用的同時,使用者對此的信任程度如何,這個疑問也逐漸浮出水面。如何才能建立使用者對自己所在地數位環境的信任?為了回答這個問題,作者從四個面向來探討,並為全球的42大經濟體,排列出一份「全球數位信任概況」分數表。我們能從中獲得什麼啟示?

  • 分享
  • 2021/07/27

巴菲特、貝佐斯、戴蒙三巨頭聯手成立公司,為何仍失手?

  • 經濟學與社會
  • 數位版文章
  • 約翰.圖桑

儘管由鼎鼎大名的亞馬遜、波克夏哈瑟威、摩根大通等三大企業聯手出資,Haven健康照護公司卻在成立不到三年後,以解散收場。在2021年初美國疫情仍十分嚴重時,這件事曾掀起一陣討論聲浪。如今,各種說法逐漸塵埃落定,是時候檢視Haven黯然作收的原因了。合資成立新創公司向來不易,但連三大巨頭都失手,其間究竟哪裡出了錯?

  • 分享
  • 2021/07/07

破除低物價思維,推動台灣經濟新境界

  • 經濟學與社會
  • 紙本文章
  • 周濟

最近三位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陳旭升、李怡庭和吳聰敏,以及一位財經雜誌研究員陳虹宇女士合寫一本暢銷書,名為《致富的特權:二十年來我們為央行政策付出的代價》,由於三位教授為中央銀行的現任或卸任理事,且推薦序由現任中央銀行副總裁也是台大經濟系教授陳南光執筆,因此引起財經界讀者的注意。

  • 分享
  • 2021年6月號-打敗創業魔咒

趁環境有利籌資

  • 金融市場
  • 紙本文章
  • 周行一

股市震盪的機會高,利率將維持低點,企業還會有一段好的本土融資環境,但宜慎選現金增資時機。

  • 分享
  • 2021年6月號-打敗創業魔咒

勞動階級「絕望死」,哈佛教授:正視傷害、重塑工作尊嚴

  • 經濟學與社會
  • 數位版文章
  • HBR好讀

政府有責任打造經濟與社會機制,使個人能以其自由與工作尊嚴受尊重的方式貢獻社會。

  • 分享
  • 2021/05/18

為美國消費者提供更好的保護

  • 財務管理
  • 影片
  • 07:59

彼得.圖法諾,牛津大學薩伊德商學院院長,他為金融服務監管機構提供建議。有關更多資訊,請閱讀〈讓金融市場造福消費者〉。

  • 分享
  • 2021/05/12

熱門主題

領導


LEADERSHIP

追踨主題

公私部門合作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追踨主題

人才管理


TALENT MANAGEMENT

追踨主題
哈佛商業論
  • 登入

收藏至

  • 新增資料夾
查看個人圖書館

分享""

URL
  • Facebook
  • Twitter
  • LinkedIn
  • Line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