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美國紐約市四小時車程的一個小鎮,人口才11,000人,但鎮上的企業研發中心每年產出約250項專利。那是特殊玻璃與陶瓷材料大廠康寧公司的大本營—─康寧鎮。
全世界都寄望著美國能重拾經濟活力,因此,讓我們停止歸咎責任歸屬,全心全意把力氣聚焦在解決問題上吧。
面對美國的經濟衰退、競爭力疲軟,波特認為,不能只因應眼前的困境,還要有更長期的策略規畫,才能真正達到變革效果,重拾國家的競爭力。此外,他認為,因應這些競爭力的挑戰,雖是政府的責任,但企業要當開路先鋒。
美國的人力資本日漸流失,極需大量投資。否則,以目前的狀況來看,缺乏優質的勞動人口,連帶也拖累了競爭力,經濟復甦之路更顯得艱困。因此,本文作者呼籲產官學各界應突破障礙與壁壘,攜手合作,共同啟動這類投資。
在美國的私營經濟活動中,多國籍企業占的比重很大,而且一直對美國的國家競爭力有貢獻,特別是總部設在美國的多國籍企業。
國民的教育水準,可說是國家競爭力的基礎。美國在教育方面正面臨了一項新的挑戰:學生不僅要比以前更大量學習,學習速度還要變得更快才行。目前已經有一些新的教學方式證明,這是辦得到的。
在與各國競相吸引高價值企業進駐的行動中,美國不僅輸掉太多次,而且多是不該失手而失手。競爭力大師波特認為,這會嚴重影響美國就業市場及整體競爭力。因此,不僅政府的政策要修正,企業更應以改造商業環境為己任。
生產與創新,其實緊密連結,但很多美國企業經理人不了解其中的關鍵,只考慮財務成本,便將所有製造外包,結果製造業出走,嚴重侵蝕美國公司將發明轉換為高品質、具成本競爭力產品的能力,讓經濟動能的根基逐漸流失。
本文提到的這12大政策決斷,可能是「創業精神」這個美國最大資產的滋養品,也有可能是損害這項資產的罪魁,因此,必須要小心處理與面對。此外,為了提升競爭力,政府除了創造有利於創業的環境外,更可以直接投資。
收取碳排放費,不僅能促進對自然資源的保護,還能激發良性競爭,並提升競爭力。因此,不管是「綠能」還是「環保」,只要用全新的角度去思考,就會發現,它們不是訴諸道德的賠錢貨,而是開啟創新、充滿商機的金雞母。
想提升疲軟的美國競爭力,就要打破產官學各自為政的局面,推動全方位計畫,將各式構想轉化成可獲利的創投計畫、讓大企業與小公司互補與激盪、讓教育與就業充分連結,以及發展區域策略,讓創新、企業、就業連結起來。
這句話有道理:快速利用新工具的社會,生產力可能比較高。為了解新技術和生產力的關係,迪亞哥.康明和巴特.霍賓耗時數年,製作了跨國歷史性技術採用(Cross-country Historical Adoption of Technology, CHAT)數據組。
美國國家安全面臨的最大威脅是什麼?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麥可.穆倫(Michael Mullen)海軍上將表示,最大的威脅是聯邦預算赤字,因為這些赤字會消耗美國資源的每一塊錢。
從中國的角度來看,美國的經濟如何?其實,美國的經濟相當好。
台灣從1990年代就開始談論所謂「競爭力」的問題,但近幾年來,台灣產業的轉型似乎並不成功。本刊專訪曾任經建會主委的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陳添枝,請他從總體經濟發展的角度,談談台灣競爭力的問題在哪裡,應該如何做,才能解決困難或挑戰。
美國國力的衰退(見本期書介:〈美國重建輝煌之路〉的導讀),已引起美國焦慮。《哈佛商業評論》去秋在哈佛大學舉辦了一個各方重視的「競爭力」研討會,本刊選譯其中幾篇重要的論文。
開車經過美國矽谷最為繁忙的101公路,在前往Cloud Connect雲端運算產業研討會的路上,我發現有些路邊的大型廣告看版,已經開成一朵朵的雲,例如蘋果公司的iCloud等,這條通往世界科技首都的高速公路,也通往另一個時代。
製造業轉型的議題喊了許多年,能有實際成果的卻還是少數。台達電子是全球最大的交換式電源供應器廠商,多年來已建立深厚的製造和設計實力,在這個基礎上,一方面更進一步提供解決方案,同時也嘗試擴大推展自有品牌,把過去在事業部層級努力建立的工業品牌,提升到總公司層級來整合推動。
面對全球經濟的變動情勢,全球化、或至少是區域布局,成為台灣廠商的重要課題,除了資訊電子產業之外,紡織成衣業算是區域布局經驗較久的。成衣大廠聚陽實業,目前在東南亞五個國家布局製造和供應鏈。
儘管經濟情勢不佳,在哈佛大學校聘教授麥可.波特(Michael E. Porter)心目中,管理水準仍是美國不變的競爭優勢之一。那麼,台灣呢?
因為業績欠佳,贊德製藥公司必須加強控管成本,也就是「花錢花在刀口上」,省下不必要的浪費。於是,保護預算中的關鍵部分,放棄可有可無的項目,就成了重要取捨。而高階主管培訓,是屬於上述兩種的哪一種?
佛里曼與曼德鮑在美國國力衰退的關鍵時刻,合著了一本兼具歷史性及開創性的著作。十年前難以想像這二位著名的評論家與學者會以懷念式的標題「我們曾經輝煌」做為書名。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