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國大陸的經濟,大家都在密切關注其走向。過去,中國大陸的經濟成長中,房地產業是關鍵產業之一,但現在房地產對經濟的貢獻度已經下降。
蓬勃多元的中小企業實為台灣經濟發展與社會穩定的基石,然而,中小企業與傳統產業正面臨升級轉型與傳承的挑戰。清華大學講座教授簡禎富建議,可藉由建立「產業醫療體系」,來輔導中小企業升級轉型,以發展豐富的產業生態,並以此應對人工智慧的急速發展。
人力資本理論假設,教育與訓練可累積個人的人力資本存量,進而提升個人潛在生產力;然而,理論和學問是死的,若只會抱殘守缺而不知靈活運用,無異於「兩腳書櫥」。
看到問題便倉促出手,雖能解決一時的現象,但病灶猶存;唯有深入問題的本質,才能找出可真正解決問題的長效策略。
社會契約是一套道德準則,包含明文的法律與非明文的社會規範。賦予企業權力來形塑人們的日常生活;賦予政府權力來規範企業;賦予人民權力來選擇領導人。而如今,政府、企業、人民的權力失去平衡,導致市場愈來愈集中,企業權力凌駕於國家之上,政府應變能力愈來愈差。前白宮科技創新顧問、《未來產業》作者羅斯,提出一份全新的契約,能夠重設企業、政府與人民之間的平衡。
「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杜拉克認為,「今天」領導者面對「變遷」與「挑戰」的能力比以前更為重要。台灣的防疫成就有目共睹,但是隨著病毒的演化,重症和死亡率大幅降低,國際主流防疫思維也從清零、防堵到共存、治療;此刻值得我們思考的是:過去成功的戰術,在新的戰役中還適用嗎?
《時代》雜誌的瑞克.史坦格和《紐約客》的大衛.雷慕尼克,討論巴拉克.歐巴馬和納爾遜.曼德拉。
「美國人不知道中國有多麼資本主義;中國人不了解美國有多麼社會主義。」擔任香港私募基金太盟投資集團首席執行官的單偉建如此評論。單偉建在中國成長,在美國發展,曾任摩根大通的中國首席代表,他如何觀察中美關係?
中國已經崛起,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許多西方政治人物和企業高階主管,還是不懂中國。中國與西方世界有什麼根本上的差異?西方觀察中國又存在什麼盲點?
拿破崙說:「將鐵手戴上絲絨手套。」鐵手就是堅定意志的理性決策,冰冷的理性會讓人不舒服,戴上絲絨手套,是讓執行決策時,有同理心的人情溫暖,讓人比較容易接受。
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已成立新冠肺炎防疫小組,但還缺少社會科學家與行為科學家參與。要有效達到全民防疫,需要全體公民都願意接受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接種疫苗等防疫措施,但美國目前距這個目標尚有一大段路要走。社會與行為科學家能依不同人接受或抗拒防疫措施的不同理由,提出相應的勸導對策,確保對的防疫措施,透過對的管道,實施在對的人身上。
MANAGING YOURSELF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LEADERSHIP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