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商業環境比以往更多變,也更難預測,領導人時常不知道該如何制定良好的策略。本文詳細解釋不可預測性的兩大來源,並建議在這種混沌不明的變局中,領導人應該選擇有彈性的策略,隨時因應外界變化而調整。
如何找到接班人,是過去幾年來台灣企業界的顯學。今年1月9日到13日播出的《請聽,哈佛管理學!》Podcast就以「尋找接班人」為主題,分享來自《哈佛商業評論》的見解。這週主題的受訪者,則特別邀請台灣松下創立60年來第一位台灣出身的本土總經理——林淵傳。從2014年7月起,他擔任八年半總經理後,於今年1月1日退休。從被指定接班,到成功交棒給下一任,林淵傳的經驗,應可給許多公司參考。
台耗公司原本為台灣最大的傳統工具機耗材供應廠商,但市場逐漸縮小,需要第二動能,於是跨足半導體製程耗材,成立新事業部。然而新舊事業間隔閡懸殊,造成發展阻礙,新事業的負責人希望獨立成為子公司,董事長蔣萬年應該答應嗎?
知名的「蝴蝶效應」理論,提供了重要的洞見:在複雜系統中,幾乎不可能預測最終會發生哪一種情況。如今我們身處於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更要認識到,試圖做出精準的預測是徒勞無功的。領導人與其恪守「先計畫、後執行」的決策模式,不如培養自身的適應力,才能掌握最優先事項,制定出與時俱進的策略。
根據調查,99.5%的大型專案,都無法準時完成、遵守預算,又能產生預期的效益,然而,獲得普立茲建築獎的法蘭克.蓋瑞,卻能以幾乎零延遲、零超支的驚人紀錄,完成那些引人入勝的建築傑作,他是怎麼做到的?
隨著商業環境出現更高的通貨膨脹和更少的投注資本,企業領導人應該怎麼做?是持續為高遠的目標製造聲勢,博取投資人的信賴,還是退居保守立場,謹慎至上?不可否認的是,公司需要停止將盲目擴張放在首位,同時認識到創新的拓展仍然至關重要。
【#40-2】在昨天的節目裡,Mary分享了作者提供企業成功變革的8大步驟,讓企業可以依循這條路徑邁向變革成功的道路。
【#40-1】在過去30年間,從行動通訊到AI科技,再到如今最火紅的元宇宙,時代的變化不斷加速,也迫使企業為避免被世界淘汰的危機,不得不面對變革的課題。
「賺錢不是你做的一件事,而是你學會的一種技能。」本書由艾瑞克.喬根森(Eric Jorgenson)彙整矽谷傳奇創投家暨連續創業家納瓦爾.拉維肯(Naval Ravikant)過去分享的文字、推文、和訪談紀錄,將這位商業界中少數既成功又快樂的人士所分享的智慧,推薦給所有想要知道如何創造財富、和學會快樂的大眾。
【#39-3】當提到「企業目的」,多少會伴隨理想主義,認為自己的公司在創造利潤的同時,對社會也能有貢獻!
通力(KONE)1910年自芬蘭起家,是歐洲電梯龍頭,在全球60個國家有超過六萬名員工,目前市值224億美元(資料日期:2022年8月15日),百年來四代僅專精單一事業領域相當少見,而其分家糾紛或可作為參考。
EMPLOYEE RETENTION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LEADERSHIP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