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2】不論專案大小,在開始專案前,想必大家都是充滿希望、期許能準時完成,並且無追加預算。
【#83-1】研究顯示,只有0.5%的大型專案可以遵守時間與預算,又能產生原先的預期效益。然而,建築大師法蘭克.蓋瑞所接手的每項重要建築專案,皆兌現了原先的承諾,成為了0.5%的其中之一。
2022年初,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震驚全球。遠在地球另一端的我們,很難想像烏克蘭人如何自保,遑論維持企業的經營。烏克蘭新創公司Ralabs的共同創辦人,告訴我們他如何帶領企業走過艱難的一年。
現在的商業環境比以往更多變,也更難預測,領導人時常不知道該如何制定良好的策略。本文詳細解釋不可預測性的兩大來源,並建議在這種混沌不明的變局中,領導人應該選擇有彈性的策略,隨時因應外界變化而調整。
如何找到接班人,是過去幾年來台灣企業界的顯學。今年1月9日到13日播出的《請聽,哈佛管理學!》Podcast就以「尋找接班人」為主題,分享來自《哈佛商業評論》的見解。這週主題的受訪者,則特別邀請台灣松下創立60年來第一位台灣出身的本土總經理——林淵傳。從2014年7月起,他擔任八年半總經理後,於今年1月1日退休。從被指定接班,到成功交棒給下一任,林淵傳的經驗,應可給許多公司參考。
台耗公司原本為台灣最大的傳統工具機耗材供應廠商,但市場逐漸縮小,需要第二動能,於是跨足半導體製程耗材,成立新事業部。然而新舊事業間隔閡懸殊,造成發展阻礙,新事業的負責人希望獨立成為子公司,董事長蔣萬年應該答應嗎?
根據調查,99.5%的大型專案,都無法準時完成、遵守預算,又能產生預期的效益,然而,獲得普立茲建築獎的法蘭克.蓋瑞,卻能以幾乎零延遲、零超支的驚人紀錄,完成那些引人入勝的建築傑作,他是怎麼做到的?
隨著商業環境出現更高的通貨膨脹和更少的投注資本,企業領導人應該怎麼做?是持續為高遠的目標製造聲勢,博取投資人的信賴,還是退居保守立場,謹慎至上?不可否認的是,公司需要停止將盲目擴張放在首位,同時認識到創新的拓展仍然至關重要。
美國近期經濟情勢低迷,全球的情況也不樂觀;中國的新冠疫情清零政策,和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所導致的供應鏈議題,仍然是迫切的問題。經濟復甦的希望短期內看不到曙光,那企業該如何進行下一步的投資計畫呢?本文提供三大方向,可以從這種大幅變動的環境中受益,甚至為成長預先規畫。
【#40-2】在昨天的節目裡,Mary分享了作者提供企業成功變革的8大步驟,讓企業可以依循這條路徑邁向變革成功的道路。
【#40-1】在過去30年間,從行動通訊到AI科技,再到如今最火紅的元宇宙,時代的變化不斷加速,也迫使企業為避免被世界淘汰的危機,不得不面對變革的課題。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MANAGING YOURSELF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