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每次發射火箭,都會重新打造元件與系統,不僅開發期程長,成本也十分高昂,完全無法永續。民間的太空公司,例如馬斯克的SpaceX,就採取完全不同的做法——平台模式。
根據調查,99.5%的大型專案,都無法準時完成、遵守預算,又能產生預期的效益,然而,獲得普立茲建築獎的法蘭克.蓋瑞,卻能以幾乎零延遲、零超支的驚人紀錄,完成那些引人入勝的建築傑作,他是怎麼做到的?
【#47-3】史蒂芬.布蘭克(Steve Blank)曾是八家高科技新創公司共同創辦人或早期員工。
【#24-5】本集來賓:商業思維學院院長兼創辦人 游舒帆
【#24-4】光是在公司內部打造一項專案即非易事,那舉凡建造水力發電大壩、化學加工廠等巨型專案,得如何好好控管才能避免曠日費時的窘境?
【#24-3】過往二十年來,改善產品、服務和流程的敏捷法,席捲了企業界。
【#24-1】如今專案(project)已取代傳統的營運(operation),悄然但有力地成為現代的經濟引擎。
進入21世紀,科技一日千里,但產業的生產力卻沒有呈現爆炸性的成長。為什麼?因為藉由提高效率來實現永續成長的方式已經過時,在充滿不確定與快速變遷的時期,變革必須藉由專案來實現。30年前,組織裡有80%的資源用於營運,20%用於專案;如今這比率已然反轉。一間企業是否需要「專案長」來推動組織內的重大策略專案,簡化專案組合來加速成長與價值創造,並實現永續與多元方面的要務?本文給你解答。
【#7-1】「敏捷管理」對你來說是不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詞呢?
數位破壞來得太快,既有企業只能原地等死?其實真相沒有你想的這麼可怕!《財星》500大企業中,八成都是經營25年以上的資深品牌。成熟企業聚焦長期的經營眼光,加上與利害關係人的深厚連結,還有更多競爭優勢,都能與科技新勢力一較高下!
許多醫療體系都未善加利用一項珍貴資產:臨床數據庫。如果能夠選取適當的數據,建立一套視覺化的儀表板系統,來呈現各種績效表現,包括不同療程在品質、成本和數量方面的數據,就能找出需要改善的領域,並在與支付者機構協商合約時,談成更有利的條件,還能強化醫病之間的討論與決策過程。梅約醫學中心的神經外科就建立這套儀表板系統,將經驗與以分享。
LEADERSHIP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TALENT MANAGEMENT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