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雜誌
  • 我要訂閱
  • 推薦關鍵字:
    內容分類
    熱門主題
    • 所有主題
    訂戶限定
    我的帳戶
    • 登入
首頁
   選單   
  1. 首頁
  2. 主題分類
  3. 個人成長與轉型

個人成長與轉型

追踨主題

 

推薦閱讀

你是難以跟他人協作的領導人嗎?

  • 培養領導力
  • 數位版文章
  • 朗.卡魯奇路易斯.維拉斯奎茲
  • 分享
  • 2023/05/02

別小看自己在工作上的影響力

  • 自我管理
  • 數位版文章
  • 凡妮莎.博恩斯
  • 分享
  • 2023/05/04
瀏覽所有主題

六項訣竅獲得真誠回饋意見

  • 接受回饋意見
  • 紙本文章
  • 金.史考特莉茲.佛斯蓮莫莉.威斯特.杜菲

要取得真誠的回饋意見,本來就不是容易的事,尤其在大環境充滿不確定的時候,不舒服的情緒壓力更令人卻步。然而愈是在這種時候,愈是需要回饋意見來協助我們步向正途;領導人應採取何種行動?

  • 分享
  • 2023年6月號-一線人力去哪了?

黃大米:江湖走跳的酸甜苦辣,看懂職場政治學!

  • 人際溝通
  • 音頻
  • 請聽,哈佛管理學!

【#61-5】本集來賓:暢銷作家 黃大米  

  • 分享
  • 2023/05/25

別小看自己在工作上的影響力

  • 自我管理
  • 數位版文章
  • 凡妮莎.博恩斯

不論是員工或領導人,都有可能會低估自己的影響力,導致錯失許多機會,甚至為了增加影響力,做出讓自己後悔莫及的事。本文提供三個具體訣竅,讓你重新看見自己的影響力,而且更有效地運用它。

  • 分享
  • 2023/05/04

你是難以跟他人協作的領導人嗎?

  • 培養領導力
  • 數位版文章
  • 朗.卡魯奇路易斯.維拉斯奎茲

大多數的領導人都是憑藉高度的專業與強烈的個人主義獲得升遷,這導致他們專注於讓自己突出,但這點卻是當今職場的一個致命傷,因為現今的工作場所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協作。本文點出部分領導人難以協作的關鍵因素,並給予相應的解決之道。

  • 分享
  • 2023/05/02

職場父母看過來!領導團隊和教育小孩有異曲同工之妙

  • 在職家長
  • 音頻

【#56-4】青少年和員工有許多相似之處:他們都很想表現自我、渴望擁有更多自主權、對於耳提面命感到不耐煩、覺得自己不被信賴。  

  • 分享
  • 2023/04/21

大忙人如何培養領導力

  • 培養領導力
  • 數位版文章
  • 達爾雅.克拉格特

忙碌的經理人很難找出充足的時間培養領導力。但其實不必擔心,你只要每天花幾分鐘觀看線上課程,工作時觀察其他領導人,然後將學習與觀察到的知識運用於工作,調整自己的行為,就能有效提升你的領導力。

  • 分享
  • 2023/04/13

致女性:勇氣比信心更重要

  • 性別
  • 數位版文章
  • 克麗絲蒂.杭特.艾斯卡特

女性在職場往往對自己沒有信心,懷疑自己不夠好,是個冒牌貨。本文認為,與其強調信心,不如鼓起勇氣做事。勇氣會培養更多勇氣,繼而生出信心。作者提供了三個策略,讓妳大膽出擊,解決冒牌貨症候群。 

  • 分享
  • 2023/04/12

美國國家男子足球隊總教練,談在爭議中重建互信

  • 企業與社會
  • 數位版文章
  • 殷阿笛

2022年的世足盃上,美國隊擊敗伊朗引起關注,連帶總教練格雷格.貝哈爾特(Gregg Berhalter)成為話題人物。近期,貝哈爾特因與一名球員產生糾紛而被爆料,陷入巨大的紛爭之中,他如何度過這種艱難的時刻?

  • 分享
  • 2023/04/06

展現領導力不用帶面具

  • 真實性
  • 紙本文章
  • 迪娜.鄧翰.史密斯

身為領導人,真實情緒往往和展現出來的並不一致。職務要求你展現領導自信、心平氣和、尊重他人,但往往你內心並不這麼想。面對這種衝突,領導教練建議,你可以運用四大技巧進行「深層扮演」。

  • 分享
  • 2023年4月號-人機共創新未來

別讓漠不關心的主管阻礙你發展職涯

  • 持續學習
  • 數位版文章
  • 奧塔維亞.戈爾德馬

我們都想在職涯上有所成長,但如果遇到不關心你的主管,除了嘆氣,你還能做什麼?職涯教練建議四種方法:抱持積極心態、列出一組職涯承諾、拓展視野以及建立專業人脈。換句話說,只有自己投資自己,才能朝更好的職涯前進。

  • 分享
  • 2023/03/04

從樂手到作家,龐克搖滾桂冠詩人佩蒂.史密斯重新出發

  • 個人成長與轉型
  • 紙本文章
  • 艾莉森.比爾德

佩蒂.史密斯(Patti Smith)經歷了忙碌的10年,以1970年代搖滾樂「龐克搖滾桂冠詩人」(punk poet laureate)的身分成名之後,就離開舞台,專注在家庭和寫作。16年後,她再度開始巡迴演出。2010年,她憑《只是孩子》(Just Kids)一書,獲得美國國家書卷獎(National Book Award),這本回憶錄記錄了她與藝術家羅伯特.梅普爾索普(Robert Mapplethorpe)的關係。她的最新作品《一日一日》(A Book of Days)於去年年底發行。

  • 分享
  • 2023年3月號-忙碌流行病

熱門主題

自我管理


MANAGING YOURSELF

追踨主題

公私部門合作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追踨主題

領導


LEADERSHIP

追踨主題
哈佛商業論
  • 登入

收藏至

  • 新增資料夾
查看個人圖書館

分享""

URL
  • Facebook
  • Twitter
  • LinkedIn
  • Line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