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管理 面對三大供應鏈挑戰,CEO必備五大應對心法

面對三大供應鏈挑戰,CEO必備五大應對心法

Erik Von Weber/Getty Images

商業界最的詞可能是「新常態」,彷彿供應鏈已回到可預測的穩定狀態。事實並非如此。疫情後雖然供應鏈壓力指數回落,但地緣政治衝突、去全球化、貿易限制與永續壓力,正讓風險更深層、更難掌控。再專業的營運團隊也難以單獨應對,董事會與執行長需將供應鏈重新列為核心議程,從策略、財務、組織與科技多面強化韌性。

商業界最危險的詞彙恐怕莫過於「新常態」。這個詞暗示著某種平衡狀態,以為我們有辦法找到一個安全平穩的地方,不用擔心會有突如其來的變故,瓦解我們的假設和計畫。許多人認為供應鏈正處於這種狀態——他們錯了。

歷經新冠疫情的劇烈動盪後,最明顯的供應鏈困境開始緩解。紐約聯邦準備銀行(New York Fed)的供應鏈壓力指數在2020至2023年飆升至前所未見的高點,之後在2024年下半年已回落至疫情前的水準。去年夏天,顧問公司艾睿鉑(AlixPartners)的「破壞指數」(Disruption Index)調查顯示,52%的北美高階主管預期未來一年的供應鏈挑戰將會減少,只有24%的人認為情況會惡化。執行長們似乎尤其感到放心:我們發現,與其他高階主管相比,執行長較不擔心未來幾個月會發生供應鏈中斷的問題。

高階主管們感受到的風平浪靜,其實暗藏危機。表面之下,供應鏈風險其實已變得嚴重,並波及整個體系和企業策略。再精明能幹的採購與營運團隊,也無法獨力應對這些風險。董事會和執行長需要重新將供應鏈列為首要議程。以下是當前情況,以及領導人應如何應對今日的供應鏈挑戰。

今日的供應鏈風險

有三大趨勢已從根本上動搖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