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的經濟仍然是線性模式,而非循環模式。如果要轉向循環模式,確保資源的永續使用,企業必須在產品利用率、材料效率、回收材料使用率這幾個面向下功夫。哈佛教授舉出實例證明,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可以幫得上忙。
【#58-4】近期愈來愈多公司行號致力於發展ESG,但在這之前,各個領導人與執行者真的有了解「企業目的」是什麼嗎?
【#58-2】「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而且你的選擇,也可以造成社會的改變。」
【#58-1】21世紀以前,相信誰也不會想到ESG,會成為今日全球關心的重要議題之一;但有一個人,早在20年前就已經投身於這個領域的研究。
【#56-1】過往「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觀念日漸式微,今日男性的社會價值已被賦予新定義,除了依然是重要的經濟支柱外,「奶爸」與「家庭主夫」等標籤,也逼迫著男性重新思考自己在家中的價值與地位為何。
公司的CSR部門到底該扮演什麼角色,才能有效推動CSR的執行?鑽研CSR多年的作者建議,CSR部門必須在不同執行階段扮演不同角色:初期要主導與整合,中期要分權與協調,後期則退居諮詢位置。
商標為紅底白字的illy咖啡,是為人熟知的義大利咖啡品牌。illy歷經祖孫三代的傳承,經營近一個世紀,始終恪守「道德、卓越」的信條;而今,這項堅持也與ESG的目標相呼應。現任董事長、家族第三代的安德烈(Andrea Illy),親身講述這個積極回饋利害關係人的品牌故事。
【2022 ESG國際大師論壇】ESG是近幾年全球新顯顯學。《哈佛商業評論》英文版創刊於1922年,今年慶祝創刊100週年,《哈佛商業評論》繁體中文版特別邀請ESG領域的國際研究先驅與權威、哈佛大學商學院講座教授喬治.塞拉分(George Serafeim)越洋視訊演講(越洋Live演講整理報導請點此)。論壇下半場,由政治大學財務管理系名譽教授周行一、台灣默克集團董事長李俊隆、信義企業集團創辦人周俊吉、中華電信總經理郭水義、臺灣大學管理學院院長胡星陽接續分享。
【2022 ESG國際大師論壇】《哈佛商業評論》英文版創刊於1922年,今年慶祝創刊100週年。《哈佛商業評論》繁體中文版特別邀請ESG領域的國際研究先驅與權威、哈佛大學商學院講座教授喬治.塞拉分(George Serafeim)越洋視訊演講,主講:「目的與獲利.變動中的競爭格局」。
ESG方面的績效,愈發受到企業領導人的重視;與此同時,當愈來愈多人都在這個領域有所爭取時,就形成了競爭。對於眾多領導人來說,在ESG領域的表現有所成就,就是一種新類型的競爭,而且通常是要跨產業競爭,比如爭奪具有ESG意識的消費者,或是爭奪具有ESG意識的人才。比擬「藍海策略」的理念在於追求無人競逐的市場空間,此刻也能舉一反三,開拓「綠海市場」。
今日的企業,在ESG的實踐方面愈來愈透明,卻主要聚焦在自身完全擁有或完全控制的企業,而忽略了合資企業。然而,合資企業的組合愈發複雜,包含許多是均等持有或不擁有控制權的合資企業,而這部分對自身公司的ESG表現與風險影響巨大。若想與合作伙伴共同提升ESG作為,本文提出三項建議機制可供參考。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MANAGING YOURSELF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