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二度就任美國總統,關稅成為經濟博弈的重要手段。然而,當美國對特定國家徵收高額關稅時,企業也會設法「繞道出口」,這會如何影響「貿易戰況」?本文的研究團隊分析2018年美中貿易戰後的情況,發現規模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嚴重,並呼籲我們思考:政府單純加高關稅可能效果有限,是否應採取更具針對性的政策?企業在這難以預測的國際情勢中,也要靈活應對各國的政策變化。
川普的財政方針將嘉惠富人,但他不該忘記真正投票給他的選民。提高美國低收入工人的經濟地位有其道理,因為不平等程度愈低,經濟成長就愈快,從股東到社會的每個成員都能受益。但是,這種「包容性資本主義」需要政府的激勵措施,例如:擴大員工持股計畫;提高應繳納聯邦稅的收入標準;將最低工資提高為生活工資。
近年來,美國許多建設常常做到一半就無以為繼,包括高速鐵路、能源基礎設施、平價住房等,原因何在?本文介紹3本書,從不同角度提出解釋,也提出解方。
美國農業長期依賴移民勞工,特別是在果蔬產業,然而,川普的政策大規模驅逐無證移民與貿易關稅政策的變動,可能對農產品供應鏈造成嚴重衝擊。另一方面,新的關稅政策讓進口食品變貴,在地生產又受勞動力短缺影響,讓美國消費者的就餐選擇,可能將變得更加昂貴。
2024年對永續發展來說非常艱難,期間有三大問題最值得關注:選舉和政治動盪威脅社會進步;企業在推動永續與追求ESG上不敢聲張;永續發展報告讓企業不堪負荷。儘管如此,企業若有勇氣挺身而出,彌補國家政府減少的幫助,2025年仍能重回創造繁榮世界的道路。
凱坦吉.布朗.傑克遜(Ketanji Brown Jackson)在美國《民權法案》(Civil Rights Act)加速廢除種族隔離的6年後出生,就讀一所以白人為主的高中時,成為辯論冠軍和班長。申請大學時,她表示自己立志成為第一位非裔女性最高法院法官。在哈佛大學獲得學士和法律學位後,擔任律師和法官近30年,並在2022年實現了她的抱負。她最新出版的回憶錄名為《美好的存在》(Lovely One)。
氣候變遷對我們環境的影響不容忽視,本文指出了2023年永續性的雙重性,並敘述這一年企業永續性的3大關鍵主題:反ESG運動對企業造成困擾、中國引領世界走向潔淨經濟的臨界點、不斷增加的報告要求與規定。
利偉誠(Andrew Liveris),2004年出任陶氏化學(Dow Chemical)執行長,在職14年期間大力推動永續計畫,這對世上最大化學品製造商之一的陶氏而言並非易事。關於在艱困時代中如何展現領導力,利偉誠建議高階主管抱持更主動積極的心態,站上第一線,並不斷改造自我。
隨著地緣政治動盪等因素加劇,各國政府開始推出相應的產業政策,涉及廣泛。公司領導人不應被動接受,而是主動了解情勢,甚至採取行動影響政策制訂者,形塑新的發展之道。
2016年,川普打贏總統大選,許多人瞠目結舌,希拉蕊竟然輸給一位說話直率、充滿種族與性別歧視的候選人。有些人因此將川普的勝選歸因於種族主義與性別歧視的復興,但本文明白告訴你,問題其實是經濟。
回顧2022年,我們經歷了許多嚴峻而充滿不確定性的事件,舉凡烏俄戰爭、通膨、新冠疫情再起等,都對企業的ESG與永續構成了挑戰,但也創造了機會。許多企業主動或被動做出了有利於ESG與永續的決策。企業在這一年究竟如何因應ESG與永續,本文列出了10項大事,讓讀者一窺究竟。
TALENT MANAGEMENT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MANAGING YOURSELF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