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會影響力顧問公司FSG執行董事。
即便ESG已經成為每一位領導人都無法迴避的議題,但我們看到,多數企業不是採取成效有限的「改善措施」,就是將心思放在生產一份光鮮亮麗的報告書。如果領導人不打從心底將ESG目標與營運策略結合,任何行動都沒有意義。想要兼顧ESG承諾與財務指標,需要一場大膽的變革。
今年初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當中,與會的全球領導人承諾要強化合作,解決目前世界面對的各種嚴峻挑戰。但這些大張旗鼓的宣示,最後實際成事的恐怕不會太多。因此,企業要有一套明確的策略,明定何時、在哪裡、如何發展目標遠大的結盟關係,以便在與他們公司連結最緊密的特定地區裡,針對特定議題推動進展。
企業有時必須與政府、非政府組織,甚至是競爭者聯手,以取得因社會進步而產生的經濟利益。但在追尋共享價值的策略時,常遇到障礙,因此必須訴諸「集體影響力」,匯聚生態系統中不同的角色,以促成變革,並發現商機。
本文研究成功創造「共享價值」的三十餘家公司,發現它們都依據五個相互強化的要素,來實現社會利益和商業價值:納入社會目的、定義社會需求、衡量社會和商業價值、建立最適當的創新結構、和外部利害關係人共創價值。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