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你是否曾嚮往成為自由工作者?
你是富有還是貧困?相信多數人都覺得自己「還可以」或「算小康」,也就是說,除非你是超級富豪或領取中低收入補助,大部分的人都覺得自己屬於「中間階層」。但如果你仔細審視「中間階層」,會發現其中組成並沒有這麼簡單……
台灣防疫進入2.0階段,戰略思維要調整為疫情維持可控、民生運作逐步復甦,而政府要如何協助產業復甦、企業加速復工、擴大經濟重建,更是需要多面向考量與討論。
擔心具備新興技能的人才不足,公司的應對方式是投入人才爭奪戰,也就是花大錢購買或私下搶人才,而不是從內部培育人才。許多公司寧可花數十億美元挖角,卻不願投資訓練他們現有的員工,每位員工的訓練支出,仍只占雇用成本的一小部分。這麼做不僅會傷害勞動市場,還會傷害組織。可以說,投資員工才是對公司有利的做法。
如果企業能更妥善追蹤人力資本的價值,員工也將有更好的生活。企業應該像公布資本支出一樣,公布在訓練方面的投資。這樣的資訊揭露也會鼓勵企業投資自家員工,並向股東溝通,說明會計師雖然要求把訓練支出列為費用,但主管把它視為對自家公司最寶貴資產的長期投資。
針對307名獨立顧問、94名受雇顧問進行的線上調查,結果發現:自由工作者獲得更好的工作、生活和收入。而且,可自由選擇專案計畫和同事。然而,也有四項自我管理方面的挑戰:財務保障、後勤活動、獨自工作、自我品牌。
針對36,000家荷蘭公司的研究顯示:自動化更常影響高技能的勞工,但專業程度較低的勞工受到較深的影響。
勞動力供給會如何改變?求職會如何改變?
汽車產業愈來愈注重軟體。
例如,其中一項該打破的迷思就是:千禧世代並不熱愛零工經濟。
在2030年之前,許多勞動力必須具備全新的技能。
LEADERSHIP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TALENT MANAGEMENT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