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防疫進入2.0!但企業想解套,還需要更合宜的勞動法規

防疫進入2.0!但企業想解套,還需要更合宜的勞動法規

防疫進入2.0!但企業想解套,還需要更合宜的勞動法規

Carlos Huang / Shutterstock

台灣防疫進入2.0階段,戰略思維要調整為疫情維持可控、民生運作逐步復甦,而政府要如何協助產業復甦、企業加速復工、擴大經濟重建,更是需要多面向考量與討論。
台灣疫情一波稍平一波又起,儘管我們的防疫成果遠優於多數先進國家,但是在病毒變異層出不窮,國外確診數居高不下的情況下,已有國家或地區不再追求「清零」,而以疫苗施打率為逐步解封的依據。

換句話說,也就是不再把COVID-19視為勢不兩立的仇人,而是生活中令人厭惡、卻又無法解決,只能勉強共存的困擾,好比是蟑螂吧!

台灣民眾全力配合防疫指揮中心齊心抗疫,獲得舉世讚賞;但是任何成就都有「成本」,天上不會平白掉下禮物。一般民眾付出了生活不便的成本;中小微型企業,尤其是餐飲、旅宿業,付出營收驟減、甚至歸零的成本;中大型企業則付出添加防疫設備、員工遭匡列或染疫導致停工等等成本。

遵守防疫規範是為了個人或企業本身的健康及安全,對自身也有好處。要強調的是,防疫中心與各級政府主管,在制定任何相關規定時,一定要把民眾付出的代價,以及受到疫情衝擊的實況放在心上,切勿濫用人民的授權。

5月中疫情爆發以來,民生活動停擺,實體內需經濟承受的打擊更勝去年,服務業首當其衝,尤以旅館餐飲、觀光旅遊為最,已有許多小規模的商家應聲倒閉。

面對系統性風險,個別產業或企業獨木難擎天,政府的救市政策及振興方案,不僅影響著未來內需經濟復甦的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