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柏峰創立美妝品牌GreenGlow,其中主力商品的原料,來自山區部落開採的「黑石藤」。隨著商品爆紅、產量增加,黑石藤保育問題浮出水面,部落居民群起抗爭。此時,環保組織揭露黑石藤的生態隱憂,讓消費者質疑GreenGlow「漂綠」,引爆公關危機、銷量銳減。葉柏峰在下一次的記者會上該如何表態?
我們常在社群上,看到品牌、KOL、或大公司拙劣的道歉聲明引來網友吐槽,甚至造成公關危機。其實,好好道歉不是件容易的事,失敗的道歉、或有毒的道歉皆有跡可循,哪些話不該說?哪些心態不該有?讓我們一起學著說出完美的「對不起」。
出現熱議的公共議題,公司該回應還是保持沉默?如果將組織打造成有共同「目的」的道德共同體,就能定出可依循的方向,並在利害關係人間創造出忠誠感與凝聚力。要做到這點,本文提出三種策略:講一個有影響力的故事;將目的作為公司的準則;以身作則。
企業執行長近來面臨的危機、承擔的責任與承載的期待,讓他們累積了很多的情緒負擔;這種為了工作順暢而調整情緒的行為,被稱為「情緒勞動」(emotional labor)。本文提出執行長因應情緒勞動可使用的4種工具:倚賴知心朋友、聆聽專業顧問的意見、了解並非針對個人、預測他人的情緒反應。
2022年初,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震驚全球。遠在地球另一端的我們,很難想像烏克蘭人如何自保,遑論維持企業的經營。烏克蘭新創公司Ralabs的共同創辦人,告訴我們他如何帶領企業走過艱難的一年。
【#70-4】保護品牌資產和價值,是高階主管的主要職責之一,但在某些不可控的狀態下,如果有「惡魔」正大剌剌地使用自家產品,你該怎麼做?
知名電影《穿著Prada的惡魔》中,指涉的「惡魔」是一個嚴厲且不講理的主管。在實際世界裡,還有更可怕的「惡魔」,比如恐怖組織、獨裁者、極端份子,他們或許正大剌剌地穿著或使用著你的品牌產品。這無疑會給消費者十分負面的觀感,損害品牌形象,但你又很難徹底杜絕這些「惡魔」去購買你的品牌商品,該怎做才好?
自2012年珊迪颶風造成巨大損害後,時任守護者人壽保險公司(Guardian)執行長的穆利根就意識到,組織需要大規模轉型。在新冠疫情爆發前,全公司就有近四成員工遠距工作,因而2020年幾乎未受疫情影響,並能積極投入完善的顧客服務。她近十年的策略布局,值得借鑑。
當兩人或更多人能互相理解某件事物,而且可讓他們藉此採取行動,此時就會產生「共同意義」。成功的家族企業會在未來事件發生之前,就先針對關鍵議題,主動建立共同意義。本文建議家族企業成員必須進行四種互動談話,以建立共同意義。這能將調整因應的時間降到最少,並減少家族承受的壓力與緊張,讓他們可以專注推動事業成功。
團隊協作與溝通工具SLACK公司執行長,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 如何抓緊這個大量轉換為遠距工作的時刻,讓團隊以彈性而敏捷的節奏, 給顧客提供更即時有效的服務?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加劇,領導人應該做的是安定人心,不讓團隊亂了陣腳,試試以下五個步驟,讓你在面對不確定的情況時,都能迎刃而解。
LEADERSHIP & MANAGING PEOPLE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MANAGING YOURSELF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