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美國使出渾身解數,希望與中國重啟高層溝通管道。自從2月份中國的高空氣球在美國被擊落之後,中國斷絕了與美國幾乎所有的高層溝通,最近布林肯終於得以訪華,受到國家主席習近平接見,並且於一個月內又在雅加達與王毅會面;財政部長葉倫也已結束中國的訪問,期間她表現地極為親合低調,向中國同儕鞠躬,而且說美國不尋求贏者通吃,但是必須分散風險,再次降壓美國過去的說法,從「脫鉤」,到「去風險」,到「分散風險」,這是一個很溫和,無敵意的講法;美國的商務部長同時也即將訪華;而拜登也熱切表達希望在今年11月美國舉辦APEC會議期間與習近平見面。
30年來,整個世界在所謂的「全球化」驅使下蓬勃發展,然而,這樣看重「拚經濟」更甚於政治利益與國家安全的時代即將結束。在新的時代裡,制定經濟政策時會更優先考量地緣政治與產業韌性,創業投資也需要面對全新的挑戰……
台海戰爭風險大幅升高,台灣企業必須做好全面的應對策略,演練因應各種不同的危機情況,並納入「啟動訊號」這個關鍵因素,才能在風險不幸發生前,於正確時機啟動管理機制,以避免難以承受的後果。
俄烏戰爭猶未歇,台海局勢處在中美大國博奕的緊張氣氛之中,中國在南海地區與東南亞諸國也不時有所齟齬,企業被夾在如此高風險的地緣政治中,應如何自處應對?
MANAGING YOURSELF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CAREER PLANNING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