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雜誌
  • 我要訂閱
  • 推薦關鍵字:
    內容分類
    熱門主題
    • 所有主題
    訂戶限定
    我的帳戶
    • 登入
首頁
   選單   
  1. 首頁
  2. 主題分類
  3. 預測

預測

追踨主題

 

推薦閱讀

超級業務員的科學養成法 - 衝業績不能靠奇蹟

  • 預測
  • 紙本文章
  • 黛安.雷丁菡馬克.寇維科海蒂.洛克.賽蒙
  • 分享
  • 2006年9月號-誰來接班?

人生40才創業,晶圓代工、國際大廠都成她的客戶

  • 創辦人
  • 精選專題
  • 張彥文
  • 分享
  • 2023年8月號-2023台灣上市櫃女性CEO調查
瀏覽所有主題

人生40才創業,晶圓代工、國際大廠都成她的客戶

  • 創辦人
  • 精選專題
  • 張彥文

創業看的是時機,而非時間。哪怕已是中年,謝詠芬仍滿懷信念創立閎康科技,靠著「幫半導體做體檢」創出一片天。

  • 分享
  • 2023年8月號-2023台灣上市櫃女性CEO調查

制定決策的陷阱(PPT)

  • 預測
  • 觀念圖解_PPT

做決策是經理人最重要的工作,這同時也是最難、風險最大的工作。錯誤的決策可能傷害企業和個人職業,這種傷害有時候甚至無法彌補。錯誤的決策究竟是怎麼形成的?造成決策錯誤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見的是制定決策的方式失當。

  • 分享
  • 2019/10/22

瞄準成長四大心法

  • 成長策略
  • 紙本文章
  • 莉塔.岡瑟.麥奎斯亞歷山大.范普滕

公司進行成長預測時,要如何才能更加審慎,避免被可預見的成長差距誤導?本文提出四個有效的做法:花時間評估成長差距可能有多大、積極管理投資組合、不要以線性思維來預測成長計畫的發展、不要把假設當成事實。

  • 分享
  • 2017年12月號-讓領導新手贏在起跑點

變革拉鋸戰

  • 預測
  • HBR個案
  • 尤西.薛飛

弗希品牌因為銷售下滑,需要重整。執行長有兩個選擇:外聘強悍的物流及採購整頓高手,或是內升最孚眾望、卻無整頓經驗的高階主管。外聘高手主張強力革新。內部老臣主張緩步漸進。哪一種領導方式適合此時的弗希品牌?

  • 分享
  • 2017年8月號-鏈結區塊鏈金脈

搶進未來二十年關鍵產業

  • 預測
  • 紙本文章
  • 亞歷克.羅斯

本書作者亞歷克.羅斯(Alec Ross)曾擔任白宮科技創新顧問,造訪過全球41國,從剛果難民營到敘利亞戰區;從沒有銀行卻發展金融工具的非洲國家,到南韓的機器人研發實驗室;見證紐西蘭提升農產量的雷射科技,以及烏克蘭大學生將手語轉換成語音的努力,更加洞悉未來的樣貌。

  • 分享
  • 2016年6月號-辦公室不是你家

超級預測養成術

  • 決策
  • 紙本文章
  • 保羅.許梅克菲利浦.泰洛克

組織和個人通常不善預測未知事件的可能性,不過一旦判斷錯誤,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後果。要改善預測能力,企業可以透過訓練來改善個人預測能力、運用團隊來提升預測準確度,以及衡量與追蹤預測結果,並迅速提供回饋意見。

  • 分享
  • 2016年5月號-提升「失敗報酬率」

聰明的領導人不在意看似不確定的情況

  • 預測
  • 數位版文章
  • 唐恩.穆爾

自信可以幫助你贏得信譽,並讓別人相信你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身為一位領導者,不要自欺,也不要欺騙他人,就算在不確定的環境下,也要展現出真誠與勇敢的領導力。

  • 分享
  • 2015/03/10

打破成功的幻覺

  • 決策
  • 紙本文章
  • 丹尼爾.康納曼丹恩.洛瓦羅

一般認為,做決策都是需要冒風險的,也因此認為,在一系列的決策中,只要成功決策加總起來的成果,大於失敗決策的影響,就算是可行的。但作者指出,這是太過樂觀的看法,不僅缺乏理性的評估,更可能會侵蝕決策品質。

  • 分享
  • 2013年8月號-大師的四堂決策課

三個人+一部電腦=最佳預測

  • 預測
  • 紙本文章
  • 馬賽爾斯.謝福特阿雷格爾.哈迪達

預測未來時,電腦往往比人類來得準確;2012年的美國總統選舉,政治分析家聶特.席佛(Nate Silver)令人信服的表現,以及在他《訊號與雜音》(The Signal and the Noise)一書中展現的,正是如此。

  • 分享
  • 2013年5月號-把創意變成好生意

地球隊長大挑戰

  • 預測
  • 紙本文章
  • 殷阿笛保羅.波曼

他執掌聯合利華這家國際級的大企業,卻不以純粹追求公司最高獲利為目標,反而決定發展一套能對社會和環境作出貢獻,也可以讓公司成長的商業模式。他為什麼要這麼做?他實施這項行動的策略為何?這個構想會不會成功?

  • 分享
  • 2012年6月號-第一次領導就上手

經理人與投資人雙贏

  • 溝通
  • 紙本文章
  • 巴魯克.列夫

投資人常希望上市公司能提供大量的資訊,作為他們投資時的參考。然而,經理人往往認為,這是浪費資源又缺乏成效的做法。其實,面對投資人時,如果能清楚說明,也能相對從投資人那邊取得清楚的訊息,對企業是有利的。

  • 分享
  • 2011年11月號-拚差異取勝

熱門主題

自我管理


MANAGING YOURSELF

追踨主題

公私部門合作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追踨主題

人力資源管理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追踨主題
哈佛商業論
  • 登入

收藏至

  • 新增資料夾
查看個人圖書館

分享""

URL
  • Facebook
  • Twitter
  • LinkedIn
  • Line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