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雜誌
  • 我要訂閱
  • 推薦關鍵字:
    內容分類
    熱門主題
    • 所有主題
    訂戶限定
    我的帳戶
    • 登入
首頁
   選單   
  1. 首頁
  2. 主題分類
  3. 道德倫理

道德倫理

追踨主題

 

推薦閱讀

被迫做不對的事,怎麼辦?

  • 道德倫理
  • 數位版文章
  • 約瑟夫.巴達拉克
  • 分享
  • 2016/11/21

銀行的「義利之爭」

  • 公司治理
  • HBR個案
  • 克里斯多福.馬奎斯璜.阿曼多斯
  • 分享
  • 2014年4月號-關鍵綠色策略
瀏覽所有主題

塌樓的啓示

  • 公司治理
  • 紙本文章
  • 李瑞華

突然倒閉的企業就如同被地震摧殘的高樓大廈,造成的社會成本可不小,就像大樓一樣,愈大的企業影響愈大。

  • 分享
  • 2022年3月號-矛盾激發創新

企業化身道德實驗室

  • 道德倫理
  • 數位版文章
  • 瑪麗亞姆.柯查基艾薩克.史密斯

一間道德操守良好的公司,能避免發生醜聞,獲得投資人信賴,但多數公司頂多在入職訓練簡單說明道德規範,或提供檢舉熱線,這只是消極的杜絕;公司應主動培養員工的道德感,讓員工認同自己的工作,並發展熱心助人的品性。

  • 分享
  • 2021/11/24

當公司像家庭,員工會對不法保持沉默

  • 道德倫理
  • 數位版文章
  • 蘿倫.霍維賽拉.康恩

很多研究表明,建立一個親密、團結,宛如大家庭般的企業文化,對於激勵員工士氣,以及提高生產力都有幫助,但其實這樣的文化中潛藏著一個隱憂,那就是如果有員工犯錯,同儕有可能會沉默且視而不見,從而養廱為患。難道全公司的員工都道德淪喪嗎?恰好相反,正是因為員工重視對方,因此會擔憂對方被揭發後的遭遇。領導者該怎麼在維持和睦文化的同時杜絕這個隱患?

  • 分享
  • 2021/08/12

疫情期間,嬌生做出這個困難決定

  • 組織文化
  • 數位版文章
  • 瓊安.瓦爾德斯特雷徹

在疫情爆發初期,有一派觀點認為,某個治療HIV患者的藥物,也能用於醫治新冠肺炎,導致許多機構向嬌生公司大量下單。訂單激增原本是好消息,但對治療新冠病情的需求如果過多,恐怕會影響原本給HIV患者的供藥量。這有點類似經典的列車難題,不管選擇哪一邊,都會面對道德困境。嬌生的醫療長在當時必須面對這項兩難抉擇,她會怎麼做呢?

  • 分享
  • 2021/07/01

為何創業家都愛說謊?

  • 道德倫理
  • 紙本文章
  • 凱爾.簡森湯姆.拜爾斯蘿拉.唐罕強.費爾

想要創業,似乎有個不成文的遊戲規則,就是為了讓公司發展起來,可以誇大其詞,或是掩蓋某些事實。但這些行為到了某種地步,就會變成詐騙。難道,成功只能建立在謊言上?到底,有沒有保持坦白誠信的創業之路可以走?

  • 分享
  • 2021年7月號-以變革應萬變

花錢開課、用獎懲機制想讓組織變道德,為何狀況更糟?

  • 道德倫理
  • 數位版文章
  • HBR好讀

通常組織想要建立系統來強化成員的「道德行為」,本意都很好,可是心理作用會限制這些方案的效果。除非領導人把成員的實際決策過程考量進去,否則員工和公民往往會忽略這些系統,甚至增加不道德的行為。

  • 分享
  • 2021/05/04

善用行為科學,銀行防弊於未然

  • 道德倫理
  • 數位版文章
  • 亨利.恩格勒安娜.伍德

該如何在企業弊端或倫理瑕疵發生之前防患未然?金融業格外重視這層隱憂。如今在歐洲,已有大型的銀行成立行為風險團隊,以便在初期就找出有風險的行為。這個團隊人數精簡且立場中立,卻涵蓋了多領域的專家,包含心理學家、人類學家和鑑識專家等共同參與。行為風險團隊可以向企業提供建言,以改變組織的文化。

  • 分享
  • 2020/08/03

設定減輕作弊誘惑的目標

  • 道德倫理
  • 紙本文章

  • 分享
  • 2020年1月號-回答七大問題,驗證你的資料競爭力

人工智慧與惡的距離

  • 法規管制
  • 數位版文章
  • 麥克.瓦許

法律不一定會訂出明顯的倫理道德界線。例如,臉書引起軒然大波的劍橋分析公司事件,臉書的行為雖然合法,也並未逾越產業限度,卻並非以使用者的最佳利益為考量。但想要立法禁止所有收集資料的行動,絕對不會是個好辦法。而且,與其依賴法規,企業領導人應該走的是一條倫理規範的路。

  • 分享
  • 2019/12/09

銷售明星說謊沒關係?犯錯的人該不該有第二次機會?

  • 道德倫理
  • HBR個案

捏造銷售報告的他,是公司頂尖的銷售人員,而且他坦承自己犯了錯,更重要的是,公司如果少了他,營收會有很大的影響。然而,公司又有很明確的道德政策,對於所有的欺瞞行為零容忍。如今,應該為這個績優員工破例嗎?

  • 分享
  • 2019年10月號-別把指標當策略

三個簡單問題,揪出公司哪裡出問題

  • 道德倫理
  • 紙本文章
  • 尤金.索提斯

稍具規模的組織,無論控管措施多嚴密,都會出現失當行為,而且多半不會在內部遭到舉報。本文幫助公司挖掘不當行為的原因,並制定相關策略。

  • 分享
  • 2019年8月號-數位轉型五大成功關鍵

熱門主題

自我管理


MANAGING YOURSELF

追踨主題

公私部門合作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追踨主題

溝通


COMMUNICATION

追踨主題
哈佛商業論
  • 登入

收藏至

  • 新增資料夾
查看個人圖書館

分享""

URL
  • Facebook
  • Twitter
  • LinkedIn
  • Line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