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雜誌
  • 推薦關鍵字:
    內容分類
    熱門主題
    • 所有主題
    訂戶限定
    我的帳戶
    • 登入
首頁
   選單   
  1. 首頁
  2. 主題分類
  3. 道德倫理

道德倫理

追蹤主題

 

推薦閱讀

員工抗壓不足?正視霸凌問題,6 招打造文明職場

  • 組織管理
  • 數位版文章
  • 錢慧如
  • 分享
  • 2025/03/17

別讓企業目的聽起來空洞不實

  • 公共關係
  • 數位版文章
  • 葛拉翰.肯尼
  • 分享
  • 2018/10/11
瀏覽所有主題

員工抗壓不足?正視霸凌問題,6 招打造文明職場

  • 組織管理
  • 數位版文章
  • 錢慧如

「不是我霸凌他,是他抗壓性不足。」「我們公司沒有霸凌問題,那只是主管的個別行為。」請注意,這些可能都是你對於霸凌的迷思。當AI逐漸改變工作模式,人類的價值愈發重要,管理階層也要將「怎麼對待員工、打造文明職場」視為關鍵課題。 

  • 分享
  • 2025/03/17
員工抗壓不足?正視霸凌問題,6 招打造文明職場

生成式AI上市一年,你體會到它的魔力與誘惑了嗎?

  • 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
  • 數位版文章
  • 張彥文

生成式AI於2022年11月問世以來,愈來愈多人將重覆、固定的工作,交給AI處理。「AI不會取代人類,但會使用AI的人會取代不會使用AI的人。」生成式AI還有哪些我們該知道的應用領域?未來它會發展成什麼樣貌?

  • 分享
  • 2023/12/31
生成式AI上市一年,你體會到它的魔力與誘惑了嗎?

數據管理道德5P原則

  • 網路安全與數位隱私
  • 紙本文章
  • 麥可.塞加拉多米尼克.魯齊耶斯

龐大的使用者數據,蘊藏難以估量的價值,但企業在運用時,無論出於什麼目的或心態,都應該特別注意道德準則,以免引發意想不到的危機……

  • 分享
  • 2023年7月號-生成式AI打破創新邊界
數據管理道德5P原則

塌樓的啓示

  • 公司治理
  • 紙本文章
  • 李瑞華

突然倒閉的企業就如同被地震摧殘的高樓大廈,造成的社會成本可不小,就像大樓一樣,愈大的企業影響愈大。

  • 分享
  • 2022年3月號-矛盾激發創新
塌樓的啓示

企業化身道德實驗室

  • 道德倫理
  • 數位版文章
  • 瑪麗亞姆.柯查基艾薩克.史密斯

一間道德操守良好的公司,能避免發生醜聞,獲得投資人信賴,但多數公司頂多在入職訓練簡單說明道德規範,或提供檢舉熱線,這只是消極的杜絕;公司應主動培養員工的道德感,讓員工認同自己的工作,並發展熱心助人的品性。

  • 分享
  • 2021/11/24
企業化身道德實驗室

當公司像家庭,員工會對不法保持沉默

  • 道德倫理
  • 數位版文章
  • 蘿倫.霍維賽拉.康恩

很多研究表明,建立一個親密、團結,宛如大家庭般的企業文化,對於激勵員工士氣,以及提高生產力都有幫助,但其實這樣的文化中潛藏著一個隱憂,那就是如果有員工犯錯,同儕有可能會沉默且視而不見,從而養廱為患。難道全公司的員工都道德淪喪嗎?恰好相反,正是因為員工重視對方,因此會擔憂對方被揭發後的遭遇。領導者該怎麼在維持和睦文化的同時杜絕這個隱患?

  • 分享
  • 2021/08/12
當公司像家庭,員工會對不法保持沉默

為何創業家都愛說謊?

  • 道德倫理
  • 紙本文章
  • 凱爾.簡森湯姆.拜爾斯蘿拉.唐罕強.費爾

想要創業,似乎有個不成文的遊戲規則,就是為了讓公司發展起來,可以誇大其詞,或是掩蓋某些事實。但這些行為到了某種地步,就會變成詐騙。難道,成功只能建立在謊言上?到底,有沒有保持坦白誠信的創業之路可以走?

  • 分享
  • 2021年7月號-以變革應萬變
為何創業家都愛說謊?

花錢開課、用獎懲機制想讓組織變道德,為何狀況更糟?

  • 道德倫理
  • 數位版文章
  • HBR好讀

通常組織想要建立系統來強化成員的「道德行為」,本意都很好,可是心理作用會限制這些方案的效果。除非領導人把成員的實際決策過程考量進去,否則員工和公民往往會忽略這些系統,甚至增加不道德的行為。

  • 分享
  • 2021/05/04
花錢開課、用獎懲機制想讓組織變道德,為何狀況更糟?

公司或家人,該保護誰?

  • 決策
  • HBR個案
  • 約瑟夫.巴達拉克

瑪格麗特在一家無煙爐製造商工作,表妹琳達在公司的供應商那裡工作。琳達向瑪格麗特透露,自己的公司大幅裁員。瑪格麗特應該向主管報告供應商出現經營問題,還是保持沉默,守住表妹的職位?

  • 分享
  • 2021年3月號-專訪比爾.蓋茲:2050零碳排非天方夜譚!
公司或家人,該保護誰?

善用行為科學,銀行防弊於未然

  • 道德倫理
  • 數位版文章
  • 亨利.恩格勒安娜.伍德

該如何在企業弊端或倫理瑕疵發生之前防患未然?金融業格外重視這層隱憂。如今在歐洲,已有大型的銀行成立行為風險團隊,以便在初期就找出有風險的行為。這個團隊人數精簡且立場中立,卻涵蓋了多領域的專家,包含心理學家、人類學家和鑑識專家等共同參與。行為風險團隊可以向企業提供建言,以改變組織的文化。

  • 分享
  • 2020/08/03
善用行為科學,銀行防弊於未然

設定減輕作弊誘惑的目標

  • 道德倫理
  • 紙本文章

  • 分享
  • 2020年1月號-回答七大問題,驗證你的資料競爭力
設定減輕作弊誘惑的目標

熱門主題

領導


LEADERSHIP

追蹤主題

公私部門合作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追蹤主題

自我管理


MANAGING YOURSELF

追蹤主題
哈佛商業論
  • 登入

收藏至

  • 新增資料夾
查看個人圖書館

分享""

URL
  • Facebook
  • LinkedIn
  • Line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