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不確定的一年,經濟動盪、勞動力衰退、氣候變遷、網路威脅、新科技狂熱等等,都讓企業面臨鉅變,有的甚至失敗收場。企業要從這些不確定性學到哪些教訓,經理人要掌握哪些重點才能創新,為組織創造商機?本文帶你來看看。
雖然量子電腦的運作,如今還只能存在於實驗室中,但距離走進主流市場,已是指日可待。在此之前,企業如何因應這項技術可能帶來的破壞?我們回顧過往重大技術轉變的前例,發現在新舊技術混合的過渡時期,企業會運用結合新與舊的解決方案,在今天的現實和明天的潛力之間架起一座橋梁。資訊技術公司印福思(Infosys)就已經開始嘗試這種混合策略,讓我們看看它是怎麼做的。
雷神科技公司是美國的大型國防工業承包商,無異在此次的俄烏衝突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其執行長表示,他們公司每週會遭受兩百萬次的駭客攻擊,而公司的數據機密更是攸關國家和人民的安危。他們如何確保資訊安全?以及在這樣的公司眼中,如今的戰爭勝敗關鍵何在?
我們都知道網路安全的重要性,但一家企業的董事成員應該要意識到,這個問題並不是經理人單方面的責任,董事會也需要履行監督責任。據調查,只有 68%的受訪者表示有定期或持續討論,甚至有9%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董事會不曾討論過這件事。本文作者呼籲董事會應重視網路安全問題。
近日公視內部大量的歷史影片資料被全數刪除,而且沒有備份。是什麼原因導致,目前公視仍未給出明確的回應,但可以確定的是,公視本身並沒有雇用任何與資安相關的專業技術人員。如此龐大的媒體部門也會出現這麼嚴重的資安漏洞,更何況目前全球矚目的俄烏危機中,網路戰正以肉眼無法察覺的方式,造成不亞於實際砲火的破壞。我們都應該更加關注網路攻擊的危害,並提高自己的資安防護意識。
對於跨國進行數位產品及服務貿易的企業來說,網路安全問題是極為重要的事項,因為這攸關你是否能進入他國市場;尤其眼下地緣政治複雜,有風險的數位產品,會被視為網路戰爭的一環,輕則無法進入市場,重則被捲入政治風暴而影響商譽。企業領導人應注意,若要進行跨國的數位服務,應注意那些事項;除此之外,你也可以選擇積極採取措施,為自己爭取進入他國市場的機會。
最近有些說法認為,盜版電影並非一無是處,反而可以帶來話題性,增加曝光度,因此不應該一味打擊盜版。這樣的說法忽略了幾個問題:盜版確實影響正版銷量,而且,盜版帶來的宣傳性質,只對較少人觀看的電影有利,此外,電影版權所有人並非只能依賴盜版進行免費宣傳,而是可以自行評估,是否要將作品放在合法平台上,進行有期限的免費播出。
公司若受到駭客攻擊,往往會導致股價下跌。其實,領導人可以採取一些回應措施,挽救股價危機。首先,不要試圖隱瞞發生的事件。接著,公開說明自家公司已經採取的相關網路安全措施,然後把重點放在計畫好的改進做法上。平時也要提早防患未然,了解網路攻擊演習的重要性,並懂得利用這次機會,展現自己力挽狂瀾的誠意,讓投資人更有信心。
面對仇恨言論及假資訊問題,臉書宣稱可用「自我治理」做為解方。然而,人們對臉書全球監督委員會的信任度,會是個問題。雖然該委員會規章寫著「遵守相關人權原則」,但這個說法不僅模糊,目前也只局限於保障「表達自由」的範圍。況且,如果遇到「使用者所屬國家法律並不保障某些普世人權時」,又該如何抉擇?臉書能否自我治理,仍有待觀察。
不論花費多少防禦經費,都無法讓你完全免受駭客攻擊。現在,是另闢蹊徑的時候了。
企業能量身打造廣告鎖定個別消費者。但如果令人覺得受到侵犯,就可能激起反彈。因此,行銷人員必須明智地運用資料,聚焦在提升信任與透明度上,如此一來,消費者接受廣告的可能性會大為增加,與公司及產品互動的興趣也會提高。
EMPLOYEE RETENTION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LEADERSHIP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