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利潤率的公司,究竟要怎麼賺錢?無論是小吃店的高翻桌率,還是製造業的產能最大化,關鍵都在資產的「速度」與「效率」。本文作者郭榮芳為執業生涯逾30年的會計師,他將進一步說明企業如何運用這兩大法則,突破低利潤困境,創造驚人盈利。
在一次台中企業家聚會裡,我認識了誠品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創辦人黃鴻隆會計師。他坐在輪椅上,鼻子插管,卻有著我見過最炯炯有神的雙眼......
現今的台灣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普遍存在一些管理的迷思與困惑,例如:長期虧損的根源、導入ERP系統卻未見利潤提升、財務報表或BI系統無法滿足管理決策所需,甚至誤認大客戶就是好客戶...該如何做出正確的經營管理決策?該從何處找到優質客戶?又該如何轉型升級、順利傳承接班?歡迎進入「作業價值管理制度(AVM)」的世界!
AVM不只能精準計算產品成本、避免決策盲點、還能評估投資ESG的效益,並且可以應用在各行各業。
自2016年起,「遠見高峰會」設置大會最高榮譽的「君子獎」,2022年得主就是全球首位榮獲美國會計學會(AAA)四大殊榮的會計學者吳安妮教授。贈獎典禮中,政大前校長周行一表示,吳教授是教育界的典範,她擁有五個特點,值得大家學習:勤奮、謙虛、分享、飲水思源、投資自己。
許多公司用撒網的方式經營股東關係,也就是對最多人推銷公司業務,期望吸引其中一些人投資。但公司應該改變方式,集中尋找能為公司帶來最大價值的策略股東。本文詳細介紹策略股東的類型以及尋找他們的方法。
哈佛商學院教授羅伯.柯普朗(Robert S. Kaplan)與牛津大學教授卡錫克.拉馬納(Karthik Ramanna),於2021年12月號的雜誌中發表〈精算企業的「環境負債」〉一文,介紹一種計算碳足跡的新方法。如今已經有兩家企業實際採納這個計算方式,讓我們來看它們的實戰經驗。
【#58-3】最近「消費是一種投票」的意識逐漸抬頭,愈來愈多消費者認知到,自己也有權利選擇符合自身價值的企業;但怎麼判斷一間公司是否真的有為社會帶來正面效益?
許多領導人都承認,員工就是公司的資產,然而在美國的財務會計表單上,與人力資源相關的支出卻算負債,導致公司對人才進行投資,反會拉低財務報表上的盈餘數字,因而削減相關預算。財務規範竟成人才殺手?這個問題何解?
氣候議題逐漸成為全球領導人的共識,如何提供一份可信的ESG報告也是各大企業努力的方向,然而現今眾人奉為會計依據的《溫室氣體盤查議定書》,其實有諸多漏洞,最明顯的就是難以估算的「範疇3」,其衡量標準讓企業很容易採取「漂綠」行徑。是時候採用更完善的碳排放會計制度了,讓柯普朗教授告訴你。
「邱吉爾曾說,一個人要發揮最大潛能,靠的不是力量或知識,而是鍥而不捨的精神,」中華大學校長劉維琪,40多年前是政大講座教授吳安妮的碩士班指導教授,今(13)日他在「吳安妮榮獲美國會計學會(AAA)第20屆管理會計終身貢獻獎歡慶會」致詞,對於吳安妮這位「青出於藍」的學生,深感驕傲並獻上高度肯定。
AI and Machine Learning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MANAGING YOURSELF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