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商業評論》資深編輯。
Web3是今年最熱門的科技詞彙之一,與元宇宙、NFT、加密貨幣等搶占輿論話題。人們津津樂道,相信我們的未來會更多元精采,且兼顧公平與道德,卻輕易忽略了各種詐欺行為、駭客攻擊與網路當機事件。HBR英文版的資深編輯湯瑪斯.斯塔克波爾,為此專訪Web3評論家、「Web3會是這麼偉大」網站(Web3 Is Going Just Great)創辦人莫莉.懷特(Molly White),請她談論關於Web3未被獲得足夠重視的隱患,為我們提供更多觀察角度。
「元宇宙」這個新潮的詞彙,僅僅代表著新奇、遊戲、充滿無限想像的未來嗎?我們對元宇宙的了解是否浮於表面,並且忽略了諸多暗藏其中的反烏托邦的信號?
第三代網路(Web3)被吹捧為網際網路的未來。這個以區塊鏈為基礎的新網路的願景當中,包括加密貨幣、非同質化代幣(NFT)、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AO)、去中心化金融等。它提供了可以讀、寫、擁有的網路版本,使用者在自己所屬的網路社群裡有財務上的權益,也有更大的控制權。Web3可望像個人電腦和智慧型手機那樣,大幅改變我們的上網體驗。然而,這不是沒有風險。一些公司進入這個領域,卻受到隨著Web3專案而產生的環境衝擊和金融投機(以及可能的詐欺)的重擊。雖然區塊鏈可以用來解決隱私、集中化和金融排斥(financial exclusion)等方面的問題,卻也製造了這些問題的許多新版本。企業在熱情進入這個領域之前,必須考慮相關風險和效益。
若要為你的公司選擇恰當的人工智慧AI專案,必須正確了解人工智慧的能力,而非對它抱持過多的期待。Salesforce的人工智慧專案主管馬可.卡薩萊納(Marco Casalaina)接受本刊的專訪,談論他所支持的人工智慧專案「愛因斯坦」。他分析到,一個優秀的人工智慧專案,關鍵在於其間組合的「成分」,以及要首先回答一個問題:「你想解決什麼問題?」。另外一個極為重要的問題是:「人類可以做到這件事嗎?」因為某個任務如果人類做不到,人工智慧也無能為力。
「數位轉型」是所有企業的挑戰,全球化經營的大型家具零售商:宜家家居(IKEA)也面臨轉型挑戰。沿著動線規畫,走過每個實際展示商品的模擬空間,幾乎是消費者對IKEA的共同印象。這樣的老字號要怎麼推動數位轉型?數位長芭芭拉.馬丁.柯波拉親身分享這段過程。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