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 川普上一回合關稅戰表現如何?專家這麼看
川普上一回合關稅戰表現如何?專家這麼看
What the Last Trump Tariffs Did, According to Researchers
- 貿易
- 湯瑪斯.斯塔克波爾 Thomas Stackpole
- 2025/02/12

Cheunghyo/Getty Images
川普上任後,提出對加拿大和墨西哥進口商品加徵25%的關稅,並對中國商品徵收最高60%的關稅。這樣的政策究竟會帶來什麼結果?美國經濟真的能靠加關稅「自給自足」嗎?這不只是企業需要思考的問題,更是每個消費者都應該關心的未來經濟走向。如果回顧2018至2019 年的美中貿易戰,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示。
2024年11月下旬,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Donald Trump)公布一項計畫,要對美國三大貿易夥伴加徵關稅。川普在他的社群網路「真實社群」(Truth Social)發文,表示將在上任第一天簽署行政命令,對加拿大與墨西哥所有進口商品課徵25%關稅,此外還要對中國商品額外課徵10%關稅。先前川普曾經威脅要對中國商品課徵60%關稅,並且對其他所有國家進口商品課徵10%至20%關稅。這種保護主義計畫將以近代罕見的方式,大規模改造美國經濟。(譯註:川普於2025年2月1日簽署行政命令,3日起對加拿大與墨西哥以及中國進口商品,分別課徵、加徵25%與10%的關稅,但後來給予加、墨兩國一個月寬限期;中國則在3日宣布對特定美國進口商品課徵報復性關稅。)
甚至在相關新聞出現之前,新增關稅的威脅——中國被認定是主要目標——就已經對企業的行為產生影響。生產鞋子的Steve Madden公司表示,準備將它在中國生產的商品數量——約占它國外生產的70%——削減一半。其他公司則開始增加庫存,為可能的價格波動預做準備。
然而,這樣的變局有一些前例:川普第一次擔任總統期間,其政府推動美國自1930年代以來最具保護主義...